-
霞作衣裳露作珠,仙娥结束与人殊。
一叶扁舟泛明月,才离若水又方壶。
-
六月春光太液池,靓妆无那日长时。
红衣绿伞浑难辨,只有香风阵阵吹。
-
海云涌出赤金镜,天风吹彻玻璃净。
缘溪为棹木兰舟,中流迭奏云和令。
绿深芦荻红夫渠,飞则鸢子跃则鱼。
两间物物皆自适,吾亦因之乐有馀。
傍岸流光点萤火,不须烛列金莲朵。
-
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
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
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
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
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
-
一江春水如油绿,满目春山看不足。
春水春山共我三,南华二篇不须读。
渟渊清泚犹堪掬,聊把丝竿寄幽躅。
扁舟不系任去来,谁与为群鸥鹭鹜。
颇知水清本无鱼,亦令人识求缘木。
-
长松能作风,风作涛声泻。
万窍禁不鸣,曲高和者寡。
静籁已入听,湿翠复堪把。
壁间挂古琴,成连不能写。
-
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
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
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
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
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
-
临流坐石矶,忘机鱼不避。
投饵试饲之,引类纷然至。
却知非钓竿,在藻心无忌。
清涟漾镜光,一一堪数计。
因之识鱼乐,长歌发幽思。
-
青女遗素英,少男皴粉白。
依然五大夫,须发转寒碧。
丹枫未落尽,临风鸣瑟瑟。
坠粘文石凹,似点寿阳额。
断桥驴背人,彷佛孤山客。
-
无心逐鹿人,却作射鹿景。
逸麋饮箭羽,奔驹迅鞭影。
眼前驰逐忙,事后浑幻境。
说偈伊有馀,司囿吾当省。
-
石泉清且幽,箖箊修而古。
淇澳作佳邻,渭川即前溆。
空际琅玕敲,月影龙蛇舞。
静对忘俗缘,兴在萧疏所。
恍疑小窗中,瑟瑟吟风雨。
-
饮啄苍松下,依栖苍松上。
烟霞为伴侣,天宇诚寥旷。
婆罗门叫音,临风一哢吭。
卫轩非所慕,华表应邻妄。
只悔离丹台,俯仰由人状。
-
每有吟咏辄以示大学士并南书房翰林等或命依韵迭和非以辞藻相誇尚几暇之馀相与优游翰墨亦可以陶性情验政事比之徵歌选舞不犹愈乎因书以示之
宣尼曾有训,群居不及义。
况在君臣间,尤贵同兹志。
譬彼舟楫具,大川方堪济。
彼民有隐情,孰为达其意。
或政有偏颇,孰为防其弊。
-
小巧害其身,大巧害及人。
倏忽凿混沌,反以丧天真。
五音令耳乱,五色令目昏。
离娄与公输,技也宁足论。
彼巧如可求,得失亦已分。
-
白露湛郊原,西成候已至。
绿野满黄云,紫茎垂绛穗。
铚艾兹其时,钱镈良具庤。
几馀临别院,农务观次第。
值此岁云稔,实感天所赐。
-
千山叶落山容出,吟秋万窍翏翏疾。
萧斋搆处面群峰,插架图书三万帙。
只此虚无守谷神,坐来一日似两日。
问谁多事泄山灵,黄氏大痴走健笔。
-
溪村待渡无轻舟,略彴支波当人脚。
寒烟漠漠野塘秋,似有行人隔丛薄。
渔儿一棹破沧浪,短笛无腔随意乐。
纷纷名利付青云,爱此萧閒兴所托。
-
枯枝疏叶披风霜,飒然特立苔石旁。
下无幽人相徜徉,上无繁葩弄芬芳。
倪迂妙笔劲且苍,绳墨不中庸何妨。
千年尺素含幽光,不教金碧誇李唐。
-
春气濛濛湿林麓,蒸为灵云满春谷。
板桥杖策者何人,芙蓉为巾薜荔服。
悠然独往还独归,那管世间荣与辱。
我亦无心如此图,长日卧游犹不足。
-
南苑双柳树,昔年何葱菁。
两株立平原,千丝织晚晴。
因循失其一,独树若无荣。
至今行路人,犹道双柳名。
岂无补植者,枯萎率不生。
[清]
1711 年 ~ 1799 年
乾隆的诗文全集
共 1657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