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出石愈甘,石带泉益净。
支颐笠亭下,砉然满清听。
琤琮嵌隙间,却疑霏琼屑。
六月如三秋,果识立秋节。
印心真皎洁,照眼足清凉。
-
我爱栖云楼,频来有句留。
两山当户辟,一水绕阶流。
如如色里智者乐,㶁㶁声中太古秋。
-
遇闰春信迟,花事徒延伫。
今朝试寻春,原在桃花坞。
向阳低欲绽,迎风半将吐。
似含脉脉情,如作娑娑舞。
左招杏作弟,回顾梅为侣。
-
五针为松三针栝,名虽稍异皆其侪。
牙槎数株倚睥睨,岁古不识何人栽。
夭矫落落吟万籁,盘拿郁郁排千钗。
徒闻金元饰栋宇,两人并坐传齐谐。
瓮城久闭殿阁寂,绮榱落色风筝摧。
-
大痴道人黄子久,诗中元白书颜柳。
富春大岭称绝作,脍炙都人士之口。
金题玉躞标山居,然疑即是富春否。
展卷一室饶古香,华亭妙笔存图右。
品评精确书法高,以书例画珍琼玖。
-
夏日种秋花,秋来花已发。
轻霏池榭烟,澹映楸梧月。
琐碎黄金瓣,丁星紫玉蘖。
袅风态犹弱,饮露香愈馞。
谁云金令肃,饶有生意活。
-
漂母祠边暂据鞍,射阳城里彻鸣銮。
竟成减从还轻骑,都为民亲与俗安。
纵喜市头平米价,那无底叹衣单。
孳生庶更谋生窘,不见其熙只见难。
-
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
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
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
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
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
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
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
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
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
-
阅兴济减水闸议改为坝,命侍郎郎裘曰修至其地与总督杨廷璋、藩司周元理会堪集议,诗以示意
青县兴济闸,缘减运河水。
中流行御舻,高出见闸底。
去岁夏霖盛,率已泄由此。
其奈至津城,犹余二百里。
更无杀涨处,潦行乃所以。
-
休助古有云,怀保今所勉。
昨岁此地灾,赈赒期均遍。
巡方兹目睹,幸逭沟壑转。
然未经见多,加惠讵宜缓。
两府界壤连,受沴苦弗浅。
-
峻坂策快马,直下无留停。
顺水方行舟,峭帆趁风轻。
胥称适意时,止处应图平。
苟其恣一往,其害实堪惊。
是地运河岸,乃有峭帆亭。
-
金飔萧萧枫叶落,高空爽气横寥廓。
如云多稼渐登场,欢腾西墅连东郭。
白鹅下水乌犍閒,池田波静流潺湲。
秋原柄穗杂黄紫,乍似春回万井间。
刳豚烹鱼为翁寿,新粱炊饭香喷口。
-
昔予读书之暇间亦旁涉绘事尝恭制数图进圣母用供清玩兹蒙圣母宣付装潢仍命各题以句敢辞不文聊以效九如之颂云尔 其四
梨花开足晚香含,白燕飞来春正酣。
栖傍银云人不见,祗闻好语报呢喃。
香雪霏霏入眼新,一双玉剪舞暄辰。
上林景物非人世,花鸟春来总绝尘。
-
疏林叶落羊肠绕,凄凉旅况燕山道。
马蹄踏月人影斜,炊烟未散霜花晓。
世人名利纷劳劳,空教惊起栖枝鸟。
-
嵣嵡岳麓仙人宅,琪树琼林参汉碧。
金堂十二只茅庵,笑指洪厓肩可拍。
何年换骨遗方壶,偶写宿游悬圃迹。
我今挂壁眄烟霞,忽忘高奔迅过隙。
-
泛月四时宜,九夏为尤善。
荷塘窈而幽,绿水清且浅。
不必撷芳华,虚明供静遣。
洒然玉壶冰,色香俱难辨。
-
吟馀绳榻抛诗卷,独展烟云对穹巘。
波上危亭俯碧澄,吴淞半江不须剪。
辋水浑疑华子冈,画耶真耶两欲忘。
胡为千里江山景,收入咫尺青丝囊。
萧斋倚咏兴不少,洒然心共秋云表。
-
苍松白石皆堪赋,点笔秋光罨轩户。
我偶得之不忍舍,彼草亭中曾少住。
何须更咏石田句,世间得失空云雾。
萧斋一榻篆烟清,窗外羲娥任晨暮。
[清]
1711 年 ~ 1799 年
乾隆的诗文全集
共 1657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