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许子名续字士成,年踰三十事母以孝称。
士成六岁失严父,母氏褓抱避乱慈溪城。
于时鲸鲵奋掷东海沸,红尘满天波血腥。
流离异乡几寒暑,慈母守义志节如霜明,盗平归来闾里惊。
母能爱子复善教,纺绩衣食使入庠序拜揖从先生。
-
少年负奇志,味道轻神仙。
缚虎千仞崖,斩蛟万里川。
东指扶桑西月窟,以手扪天问天阙。
醉中欲夺羲和鞭,驱策六龙下溟渤。
岁华忽复晚,奇功竟无成。
-
少陵老翁饿濒死,意欲大庇天下人。
一椽茆屋不足蔽风雨,安得万间之厦盖覆四海赤子同欣欣。
言狂意广不量力,至今世俗闻者交笑嗔。
侯城小儒愚独甚,不敢嗔笑谓公之意厚且真。
古来致乱皆有因,大臣固位谨持禄,其计止为安一身。
-
楚客求丹梯,溯流三峡踰五溪。
浙僧访佛祖,一锡凌空向西土。
江左儒生寻谪仙,相逢共上峨嵋巅。
峨嵋山高气磅礴,万朵莲开青插天。
天高地远望无极,海东日出扶桑赤。
-
并海饥民千百数,携锄上山斸山土。
蕨根巳尽斸不休,力绝筋疲未言苦。
屋头五日无炊烟,十步九却行不前。
全家性命系朝莫,弱子假息阿母眠。
昨日斸蕨仅盈斗,今日蕨根不满手。
-
田家八月秋秫黄,□肩满檐金穰穰。
西成万室喜登场,斗酒劳庆年丰祥。
天台山人传秘方,酿成九酝丹霞浆。
紫檀槽头秋点长,绛囊榨压甘露凉。
猩红颗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强。
-
寒藤阴壑悬风霜,刳皮捣骨收溪光。
银汉半边秋月白,璚台一幅春云香。
青旗翠纛湘潭竹,宝刀纤纤破寒玉。
束来十二碧琅玕,凤骨凝香冷盈掬。
吁嗟造化由天功,乃知制作归良工。
-
吾家石砚玄玉色,来自扶桑海中国。
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
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
-
钱君望乡劳梦思,陈君奋笔为写之。
毫端歘吸驱鬼物,风霆捲地山川移。
紫云峰高当面立,狮子滩声转山急。
翠竹摇风市尘远,青枫夹路樵歌入。
山脚盘回到石门,桑榆深映数家村。
-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
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
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
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巳颓扶不起。
-
东夏口,西武昌,赤璧峭绝当中央。
奸雄将军气盖世,败卒零落惭周郎。
得鲈鱼,沽美酒。
孰若黄州苏子瞻,谪向江湖动星斗。
噫吁戏,曹公气势,苏子文章。
-
敬贤当远色,治国须齐家。
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奚足倚。
羊裘老子早见机,独向桐江钓烟水。
-
淮阴城头落日黄,淮阴城下秋草荒。
古城西绕淮水长,犹如背冰阵堂堂。
当时大将功无双,㒹嬴蹴项勇莫当。
丈夫何乃为假王,至今遗恨令人伤。
漂母一饭千金偿,解衣推食那敢忘。
-
潼关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于虎。
朝廷养汝为阿谁,盗贼公行如不睹。
昨日官车将到关,西风放颠尘满天。
钱囊衣箧系车后,歘来掣去同鹰鹯。
南望京师五千里,僮仆所资馀有几。
-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
-
天门传诏飞金符,帝子发春朝帝都。
万里巴江引轴轳,朝离瞿塘莫荆巫。
牙旗羽扇照江湖,冯夷操楫龙伯扶。
威振海若惊天吴,衮衣登朝玉陛趋。
至尊抚问情郁纡,奏还大国天语俞。
-
离离园中树,花开动无数。
或红如丹朱,或白如莹素。
今日正自佳,明晨不如故。
易盛还易衰,浮华眼前度。
物情何参差,天地均雨露。
-
好龙非真龙,藻绘等儿戏。
惧虎思虎伤,声容凛然异。
六经岂虚文,中有无尽意。
一从河出图,光景不可閟。
皎皎如日星,悠悠在天地。
-
蜘蛛解布网,蛣蜣能转圜。
万物各有役,何人得安然。
周公贵为相,仰思夜不眠。
仲尼大圣人,易书三绝编。
孰谓我有耳,不闻古所传。
-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
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
[明]
1357 年 ~ 1402 年
方孝孺的诗文全集
共 41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