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篇·四八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集峭篇·四八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集醒篇·四八
喜好谈论空寂之道的人,往往反被空寂所迷惑。耽溺在静境的人,反为静寂所束缚。
集灵篇·四九
伶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很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集峭篇·四九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集醒篇·四九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作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集醒篇·五十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 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魇,利交 所以必伤。
集灵篇·五十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集峭篇·五十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集灵篇·五一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集峭篇·五一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集峭篇·五二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集灵篇·五三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集峭篇·五三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集灵篇·五四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集峭篇·五四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集灵篇·五五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集峭篇·五五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祟。
集灵篇·五六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集峭篇·五六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