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白桵仁、棫仁。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
气味
(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山枣。
气味
(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构、构桑。
气味
楮实:甘、寒、无毒。
楮叶:甘、凉、无毒。
-
释名
子名椹
气味
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
气味
辛、热、有毒。
主治
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
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同时用苦参汤洗浴。手背皲裂。用大风子捣烂涂搽。
-
释名
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苏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
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乳痈初起(肿痛结硬,欲破未破)。用桦皮烧存性,研为末,温酒送服一匙。服后即卧床休息。一服见效。
肺风毒疮(遍身疮疥如疠,以及急仍瘙痒,脸上风刺,妇女粉刺等)。用桦皮营业税灰四两、烧枳壳(去穰)四两、荆芥穗二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另用杏仁(水煮过,去皮尖)二两,研为泥,与药末调匀。每服二钱,饭后服,温酒调下。病得者,王码服药三次,此方名“桦皮散”。
-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苦楝。实名金铃子。
气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刺桐。
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
释名
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气味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
皂角子:辛、温、无毒。
-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