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
-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瘿结热气,利小便。
-
释名
莱、红心灰蓼、鹤顶草、胭指菜。
气味
(叶)甘、平、微毒。
主治
-
释名
鹿豆、劳豆、野绿豆。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暝菜、绰菜、醉草、懒妇。
气味
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气味
(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
去暴热,利水道。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
-
气味
(菜)甘、冷利、无毒。(苋实)甘、寒、无毒。
主治
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苋实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晒干,烧存性,研末治牙痛。
-
气味
辛、有毒。
主治
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
释名
木粟、光风草。
气味
苦、平、涩、无毒。
主治
-
释名
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
(苗)甘、平、无毒。(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治风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咸、微寒、无毒。
主治
胃热消渴。
反胃吐食。
-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
释名
挟剑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理中无益气,补肾健胃。治吐逆泄痢、小便频数。
-
释名
胡豆。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茭草、蒋草。
气味
(菰笋)甘、冷滑、无毒。
主治
-
释名
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