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
-
释名
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白幕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
释名
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
释名
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
气味
(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
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有效。
-
释名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
(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天仙子、横唐、行唐。
气味
(子)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白泽、主田、鬼丑、陵泽、甘泽、重泽、苦泽
气味
(根)苦、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邛钜、下马仙。
气味
(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
气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
气味
(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
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
(根)微温。
主治
-
释
名靛
气味
辛、苦、寒、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