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向嶽奔,川趋海吞。
船浮水柔有力,雁没烟冷无痕。
二三四七,传持之句。
百千万亿,变化之门。
招手授手,知恩报恩。
-
老节疏踪,傲雪之松。
真智证理,吟云之龙。
饱丛林而彭亨肚,善知识而隗磊胸。
春成万物兮平等无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
-
智静用冲,道明体空。
清白转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头上还疏通。
虎头之顾,牛头之融。
且癡且懒,不谋而同。
-
节稜稜而老松之孤,心空空兮脩竹之癯。
雪霜之气,丘壑之躯。
云水之去就,丛林之典模。
放开来底,相识也无。
-
馀云消于霁虚,片月上于秋壶。
光清岩壑,影现江湖。
类中之异,物中之珠。
虎生三日食牛气,马走千里随母驹。
赏音有以,德隣不孤。
-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
百川之月,百华之春。
阿你随宜手眼快,更谁敢议骨头贫。
道交德隣,主主宾宾。
-
从身出门,即物契神。
一机历历,三昧尘尘。
逢场且了遊戏事,向道非无幻化人。
-
秋山癯而清,秋水瘦而浄。
万法自齐观,一音还普应。
方圆之器著虚空,随来随与无馀剩。
-
寒巖著雪,老木含春。
独灵空劫眼,不碍肉团身。
枯禅三椽兮自守其默,豁浄四壁兮谁管其贫,森罗万像兮根根尘尘。
-
山秋而癯,水秋而浄。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
须发沧浪,形容寒瘠。
春林带雪痕,云山染秋色。
光明一点兮蚌有蕴于月华,清浄八絃兮?不飞而天碧。
-
如珪如璧,雕文丧德。
如云如石,坚润是式。
苍竹无心岁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
照破诸缘兮,两眼如漆。
-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
尘劫坐空,世缘居简。
闲闲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
森罗万像同条,莫道箇人檐板。
-
山寒露风稜,水瘦褪沙痕。
劫空须到底,用妙不循根。
宗派谁传衣钵,他家自有儿孙。
-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遊。
-
一片闲心,十方充塞。
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歛兮落木。
谁调谁牧,不伤不触。
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稜骨。
中规矩兮,东西南北。
-
眉目古涧秋,须发寒巖雪。
去就丛林出身,触动葛藤生舌。
扬拂握拳,破关击节。
雾变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
视物眼深,说禅口快。
一点不著虚空,万化谁分器界。
应众缘而闲六根,入诸尘而住三昧。
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
白发半山雪,青瞳两眼秋。
的的环中意,绵绵方外遊。
虚空说法何须口,万像森罗自点头。
-
默默而遊,如如而说。
鱼行涧底秋,鹤梦松头月。
大智而愚兮,大巧而拙。
[宋]
1091 年 ~ ?
释正觉的诗文全集
共 1958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