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乡闻说颍人贤,我到常疑地使然。
江泛五程无险岸,马行千里尽平川。
新禾狼籍团团穟,远树婆娑簇簇烟。
寄语汝阴官长道,会须日上泛湖船。
-
从事归来半白头,吾今便欲别南州。
穿花载酒知难得,散发行歌且自由。
官小恰为黄绶吏,兴浓思共赤松游。
莫嫌颍上生涯少,会向焦陂买钓舟。
-
单车五月使西州,行入秦关鸟鼠秋。
苏季金多才过洛,子房功大愿封留。
新诗欲报难开口,旧物闲思若转头。
边戍移书谢妻子,捣衣相寄不须愁。
-
穿池引水事清幽,水有寒鱼钓艇浮。
惯识蓬莱好风月,装成沧海旧汀洲。
波涵弱柳双行影,露裛衰荷半顷秋。
从此东州富宾客,非才先得从公游。
-
明光寓直偶然同,八百儒衣度汉宫。
下笔春雷从地起,举头帝座在天中。
条陈不啻三千牍,品藻今惟六七公。
况是篇章容易得,好令编集附唐风。
-
未得还家意不忙,日斜人散傍修廊。
白头已向新吟懒,青眼相逢旧话长。
高阁无声沉昼漏,侧门有路想天章。
闻公自谓忘怀者,今日情怀岂易忘。
-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
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
北风吹雪舞长廊,束带三千笔阵忙。
地色不通金琐涩,天香未散玉炉光。
龙墀暴涨词源涌,鹤驾迷空羽卫翔。
三月汉庭重射策,几人弹帻待王阳。
-
曾将行事著成书,前世尝闻近世无。
帝阙天门辞禁近,蜀山秦塞任崎岖。
殿帷昔用书囊染,皮几今随道帽乌。
忠孝成名生计懒,义田十顷近苏湖。
-
谈笑西州塞上春,归来不薄两朱轮。
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传家第一人。
御史平生能许国,将军未老肯谋身。
义阳今与淮阳比,汲孺当年亦谏臣。
-
吏情临老盍偷闲,异县人风倦往还。
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冈相带不成山。
升平是处容糊口,应接非心祗强颜。
早晚骑鲸跨沧海,欲抛簪笏寄人间。
-
簪笏千官拱帝宸,四方同日燕君恩。
五弦度曲南风应,万寿称觞北极尊。
金奏无哗覃雨露,瑶图有算比乾坤。
愿为善颂赓天保,如日如山万子孙。
-
夫子尝招隐,鸡鸣汝上川。
饮徒随手散,诗草任人传。
甥舅元相好,妻儿也可怜。
有魂招不得,呜咽问灵泉。
-
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
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
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
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
-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曾洒飞雪。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乾,江头鸣鸭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潇湘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陀断行客。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鹤白。
已觉冰漫稻粱少,更疑水宿溪垠窄。生平有道付沧洲,今日床头行动色。
屏风主人家近便,我昔曾过浔阳县,田芦野雁尝亲见。
-
韦偃树石名天下,后日良工无及者。
任侯借我枯木图,石气苍茫若唐画。
画时只用床头笔,与可亲题是真迹。
霜皮合抱隐不彰,老盖支离存半壁。
梢摧骨朽心已穿,干烂龙鳞体犹瘠。
-
提葫芦,竹丛里鸣。昔尝见人学,今乃闻尔声。草深山远径路狭,春尽日长花竹明。
往来行人竟何事,足茧縢穿千里行。离家去国已牢落,况复饥渴贪前程。
是时闻尔劝沽酒,下马解带留长亭。
-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
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中有成名当路人,却视诗书犹弊券。
犹弊券,可奈何。劝君收泪莫零落,古往今来此辈多。
-
胶西丈人头皓白,避世不作诸侯客。黄帝老子是其师,短褐补肩人不识。
呜呼相国起文吏,能解干戈谋社稷。诸田喋血腥未已,封裹疮痍与休息。
三齐儒生多说士,强读诗书谈治国。席间众口乱如发,乡饮明堂尽陈迹。
丈人西来貌甚野,杖藜柴车面黧黑。
坐言治道本无事,要尔苍生自安适。尔能高卧知大体,男子耕耘女蚕织。
[宋]
1047 年 ~ 1121 年
毕仲游的诗文全集
共 31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