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公没世五百年,殊勋茂烈存简编。
我怀忠议不复见,读至旧史尝喟然。
穷山老尉有狄氏,问之乃曰公其先。
诰书家牒尽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
念公英节不见矣,见公远孙良可贤。
-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
与君同县又同甲,家世相同学为业。
陪从最旧今老矣,四十馀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后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检押。
乡闾执友在嗣禁,奉诏亲题荐贤剳。
-
重岩一水源何长,下浸十顷同江乡。
环堤数里植垂柳,缘阴交盖西风凉。
危桥迤逦渡前岸,古寺直枕山之冈。
门阑閟邃户庭阔,金碧间斗皆煌煌。
并人事佛素已谨,挟以富力尤辉光。
-
蒙轩高占山之垭,其上五顶皆生茶。
仙崖云雾不复见,上峰紫笋今为嘉。
地宜物产种植广,疲民所恃如禾麻。
朝晡衣食足生计,赋税力役供王家。
顷者憸人献榷议,百弊滋长多檗芽。
-
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
汉焰中熄哀平微,子云有道不有时。
立言尽括二仪数,八十一首渊而微。
至神不形复不见,玄道固非人易知。
刘歆尝恐覆酱瓿,切愤学者斯言垂。
桓谭亦谓传必久,贱近贵远可逆推。
-
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
春秋二百四十年,彗星三见书简编。
当时灾异岂止此,无乃旧史失其传。
咸平距今十八载,数出妖象垂经躔。
圣君忧劳畏天戒,责躬下诏殊恻然。
吏之不良民失职,思得谠谕绳诸愆。
-
朔风屡起声驱雷,浓霜不许晨晖开。
天高地远橐籥动,凝然一气从中来。
坤灵至静体坚厚,大罅忽裂如剪裁。
河流迅疾猛如箭,一朝水合铺琼瑰。
山川色势尚惨沮,安恨草木遭衰摧。
-
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
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
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
-
六经圣人心,言以寓微意。
著示万世教,大略归简易。
先儒事研覃,传注发奥秘。
其间岂无失,十数才一二。
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
-
行行重行行,千里秦蜀道。
落日飞孤云,秋风荡衰草。
极望快归目,深思感幽抱。
吾俗有谣言,公还一何早。
-
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
蜀山千寻立,奇势凌穹苍。
岷水万里走,怒流吞沧浪。
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
乾坤所造作,险固天下彊。
四境高与深,沃野蟠中央。
-
王生性高闲,了不挂尘网。
家居蔡山下,景物尽幽爽。
山松何年植,老干已增长。
山云终日飞,秀气自飘荡。
山泉涓涓流,落涧有馀响。
-
三亭何为者,吾友所缮营。
亭前有标榜,雅意异俗生。
治己己孰治,清虑虑孰清。
吾道固可味,未易贯至诚。
惟天于斯人,一概授五行。
-
治郡乃称太守,退公自是闲人。
已向环中得趣,何须事外劳神。
-
策马太行道,西风动微凉。
之子去意远,南望嵩洛乡。
日驰百里足,急归拜高堂。
天伦喜会合,亲侍生辉光。
惜此暂阔别,送君乏词章。
-
君子异众人,所系惟大节。
著见在功业,何尝一毫缺。
幽能动金石,明可贯日月。
其间有用舍,舒卷不同辙。
言之尺与寻,轻重自区别。
[宋]
1027 年 ~ 1103 年
吕陶的诗文全集
共 524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