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竹马候江边,行路人歌太守贤。
淮海两堧皆赤地,合肥一郡自丰年。
甘棠树底还听讼,绿柳阴中复课田。
太史续书循吏传,芳名合置李离前。
-
东园新竹有新居,五月长斋此屋庐。
画省喜瞻红日近,碧山怅望翠屏虚。
心存国计纡筹策,道在吾身任卷舒。
宾客到门俱有意,案头勿著绝交书。
-
雪花如掌暗长衢,绿树妆成白玉株。
属国一心惟在汉,将军中夜已平吴。
忍寒独立阶前鹤,攫食群飞野外乌。
冻砚连朝未消释,诗翁莫怪有新逋。
-
殿头供奉老鸿胪,心欲求閒过旧都。
月请俸钱真不薄,春游山水自堪娱。
礼成为奏三年绩,家近浑无百里途。
明日玉阶仙仗外,也应随众效嵩呼。
-
地维将缺莫能支,哀诏函封下玉墀。
任姒德音堪继续,高曹家法可差池。
外廷不与当时政,中壸还留旧日仪。
夜夜长秋宫里月,清光惨澹似凝思。
-
万金方药竟难支,臣庶悲号望赤墀。
长乐春归花满地,影娥人散月当池。
一朝奄弃三宫养,百世长存九嫔仪。
圣子神孙哀罔极,春来秋去不胜思。
-
滁阳新起见京楼,楼外青山绕四周。
春意自催禽鸟乐,浮云不记古今愁。
树笼月色千家暝,松度风声万壑秋。
莫道诸峰能掩闭,举头西望是皇州。
-
池阳太守年六十,犹有八旬翁在堂。
白发还为稚子舞,斑衣自学老莱装。
松高百尺根如铁,菊至重阳花更黄。
远我不随宾客后,双溪同进紫霞觞。
-
君命临门不敢稽,岁朝就道尚嫌迟。
春风前引朝天佩,冬日还留去国思。
西北军兴常告乏,东南民力又堪悲。
司徒自有生财道,谁谓时艰未可为。
-
竹帛曾书大将功,百年威望重西戎。
战酣塞上云连地,敌退辕前草偃风。
禦侮自来三策在,杀身曾有几人同。
至今血染山头石,雨洗年深色更红。
-
平市街东第一楼,主人虽老尚风流。
六旬下寿明年是,十二同庚与宴不。
歌吹忽惊梁上燕,起居无藉杖头鸠。
凤雏稛载来江右,一笑能消万斛愁。
-
已到磻溪感梦时,何心更慕帝王师。
曾逢仙授长生诀,每遇人吟遣兴诗。
囊里有钱堪买酒,镜中无发可成丝。
高年谁似翁强健,日日登临力未衰。
-
浅红深绿自相承,妆靓何劳粉黛凝。
种自洛阳城里乞,诗从长庆后来增。
若誇国色应无敌,欲殿春光恐未能。
只此尚嫌花富贵,不须更染碧金棱。
-
老大登临兴尚豪,远随杖屦竟何劳。
道傍雨洗松根瘦,树杪云连石笋高。
僧爱孤虚新起阁,鸟嫌峻极不营巢。
为休足力频思坐,欲问青天首屡搔。
-
公负诗中一世豪,朝吟暮咏未言劳。
衰年莫作青年看,小隐还输大隐高。
夜静灯残蛾扑火,春归花落燕争巢。
细评物理应长叹,短发萧萧不耐搔。
-
奉敕江南仅两年,蜚声已达冕旒前。
何人为补中丞缺,此日还将旧政传。
贪贿吏惊先解绶,弄兵人散欲耕田。
愿公为国持三尺,一岁官应见几迁。
-
散地偏于懒性便,我来君去思悠然。
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
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
-
朝阳门不比春明,别远无过是两京。
名姓尚留东观在,官衔不减北扉清。
船从白鹭洲边过,马向乌衣巷口行。
冠盖几人来送别,独予南望不胜情。
-
微风无力可飞沙,天气如春自可嘉。
勒马问途将几里,入门留客是谁家。
叉鱼滩浅冰初合,射雉林深日渐斜。
遥望万山环拱处,六陵尚有五云遮。
-
萧萧风木古祠前,千载英灵尚凛然。
锐意一言能悟主,岂知无力可回天。
寒蝉抱树何由化,冻雀争枝未肯还。
溪涧绝无蘋藻在,不妨一勺荐甘泉。
[明]
1457 年 ~ 1519 年
吴俨的诗文全集
共 344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