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荡风俗,养女娇且怜。
性冶耻针线,妆成调管弦。
所学非雅音,多被春心牵。
自谓芳华色,长占艳阳年。
却笑邻家女,终朝弄机杼。
-
愿言扃利门,不使损遗体。
争奈探珠者,轻生入海底。
心荣尘易染,心垢正难洗。
澹泊与谁论,世路嗜甘醴。
(同前)。
-
寂寞荒田侧,繁花压柔枝。
香轻梅雨歇,影带麦风欹。
车马谁见赏,蜂蝶徒相窥。
自惭生地贱,堪恨人弃遗。
(同前。
-
粪墙师有诫,经笥我无慙。
乱世成何事,唯添七不堪。
(《大正藏》本《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按:此诗为崔致远天复四年春梦中遇宰予、边孝先二贤,前二句为二贤句,后二句为崔续成之。
按:崔致远归国后诗,今获见十一首,附录于次,以便参考。
)。
-
狂喷垒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
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何鸣雁文引。
又见《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三十)。
-
迴身掉臂弄金丸,月转星浮满眼看。
纵有宜僚那胜此,定知鲸海息波澜。
-
肩高项缩发崔嵬,攘臂羣儒鬬酒盃。
听得歌声人尽笑,夜头旗帜晓头催。
-
远涉流沙万里来,毛衣破尽着尘埃。
摇头摆尾驯仁德,雄气宁同百兽才。
(《三国史记》卷三二)。
-
终日低头弄笔端,从人杜口话心难。
远离尘世虽堪喜,争奈风情未肯阑。
影鬬晴霞红叶径,声连夜雨白云湍。
吟魂对景无羇绊,四海深机忆道安。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三十)。
-
白云溪畔创仁寺,三十年来此住持。
笑指门前一条路,纔离山下有千歧。
(《东文选》卷十九)。
-
僧乎莫道青山好,山好何事更出山。
试看他日吾踪迹,一入青山更不还。
(见《汉诗选集》。
以上二首录自金东勳文。
)。
-
东国花开洞,壶中别有天。
仙人推玉枕,身世倏千年。
(见赵书印编《韩国文苑》卷七,注出《择里志》题注云:「宣庙时有僧得之巖石间云。
」)。
-
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杳无踪。
(录自韦旭升《朝鲜文学史》)(按:据金东勳说,崔诗除《全唐诗逸》及《桂苑笔耕集》〖已收《全唐诗补逸》〗所收外,《三国史记》存五首,《东文选》收三十首,另见于石刻、方志者尚有十馀首,共存百首左右。
今所得仅二十馀首,尚缺二十首左右。
据前引各文所述,未见者有《饶州鄱阳亭》、《夜赠乐官》、《芋江驿湾》、《赠智光上人》等。
-
东风遍阅百般香,意绪偏饶柳带长。
苏武书回深塞尽,庄周梦逐落花忙。
好凭残景朝朝醉,难把离心寸寸量。
正是浴沂时节日,旧游魂断白云乡。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一 石峰
巉岩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
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二 潮浪
骤雪翻霜千万重,往来弦望蹑前踪。
见君终日能怀信,惭我趋时尽放慵。
石壁战声飞霹雳,云峰倒影撼芙蓉。
因思宗悫长风语,壮气横生忆卧龙。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三 沙汀
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
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
烟笼静练人行绝,日射凝霜鹤步迟。
别恨满怀吟到夜,那堪又值月圆时。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四 野烧
望中旌旆忽缤纷,疑是横行出塞军。
猛焰燎空欺落日,狂烟遮野截归云。
莫嫌牛马皆妨牧,须喜狐狸尽丧群。
只恐风驱上山去,虚教玉石一时焚。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五 杜鹃
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誇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六 海鸥
慢随花浪飘飘然,轻摆毛衣真水仙。
出没自由尘外境,往来何妨洞中天。
稻粱滋味好不识,风月性灵深可怜。
想得漆园蝴蝶梦,只应如我对君眠。
[唐]
857 年 ~ ?
崔致远的诗文全集
共 14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