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度柴车轣辘行,喧嚣为避市人声。
门开一面西山对,庭敞三弓夜月盈。
新燕呢喃邀作客,古槐磊落事为兄。
玉虚道院南邻近,时有天风度碧笙。
-
藤床木几手揩摩,洗足关门耐养疴。
巷僻最宜生客少,家贫犹蓄古碑多。
先生自署支离叟,前辈曾题安乐窝。
僦直从来须计月,催租也似吏催科。
-
六经家法溯东京,乡壁纷纷笑俗生。
礼有专师宗北海,传寻九旨演任城。
品高便觉官常冷,学邃多应老更成。
屈指中吴耆旧少,灵光何意又先倾。
-
给札当时到凤池,青绫襆被数追随。
僦居恰占东西屋,布算同拈黑白棋。
几辈升沈蓱各散,卌年邂逅鬓成丝。
只期二老长来往,忍听寒风楚些词。
-
一枝随处寄壶公,塔影双浮老屋东。
休诧借车无长物,祇因入户有清风。
沧浪谭蓺源流别,彭祖传经志趣同。
衮衮书囊探未了,悬河直下泻长洪。
-
松陵唱和句争誇,小住圆桥水一涯。
临顿自来高士里,蜀严本是读书家。
笔床茶灶閒俱适,扫地焚香静不哗。
生怕金阊太烦闹,此閒风土最清嘉。
-
每于禊日集清流,觞咏当知此室幽。
山气有无观一一,竹林长少尽脩脩。
惠生取乐能同物,向老随时作畅游。
曾与春风群列坐,流年俛仰感因由。
-
天一风流有后贤,放怀观物自欣然。
临风会岂殊稽向,仰古文期述固迁。
视听之閒咸快事,山林以外得长年。
人生乐地随时足,和曲同时当管弦。
-
曳履星辰一品崇,南条万里建牙雄。
文章远溯周秦汉,郧望真侔衡华嵩。
勒石楚江传杜预,编年宋史续温公。
昼披案牍宵铅椠,总在精神笼罩中。
-
车笠穷交分巳悬,手书慰劳荷年年。
时晴乍展羲之帖,肆好先吟吉甫篇。
每为著书商义例,偶因考史借陈编。
谢公群从多才子,负笈惭无腹笥便。
-
身到丝纶阁上头,烟霞痼疾未全瘳。
辋川园好留人住,白傅诗成放客偷。
青紫那如名士贵,漆胶独与素心投。
箧中遗稿新排就,寂寞黄垆尚忆不。
-
洗却燕支换素襟,元都重到客沈吟。
虢家小妹朝天面,姑射仙人出世心。
嚼雪怕教千日醉,施朱何取十分深。
当年坡老如相识,不道漫山俗到今。
-
旬宣分陜控伊凉,南国人攀召伯棠。
土脉高寒甘雨润,河流环抱溯源长。
立身峻壁临千仞,爱物慈云庇十方。
清彻玉壶心迹似,略携琴鹤当行装。
-
九迁稠叠奉恩纶,未改书生面目真。
咬菜根中寻臭味,燃藜烛下见精神。
关西清白堪贻后,涑水勋名岂异人。
话别匆匆重折柳,送公遥踏灞桥春。
-
吾谷三峰翠黛联,此中合住地行仙。
紫薇诏草三千字,红药诗名四十年。
泉石得公为领袖,诗书有后付覃研。
吴都文粹谁人续,试载先生却寿篇。
-
同出南丰一瓣真,白头感旧话酸辛。
埙篪共羡洪文敏,图画今归白舍人。
老尚著书元是癖,性非谐俗偶忘嗔。
兰亭合准羲之例,觞咏重逢癸丑春。
-
列仙儒本爱林栖,鼓吹何曾羡竹西。
独乐一园开涑水,游山八记拟愚溪。
濠鱼共识人心乐,指马都忘物论齐。
青翠攴硎知不远,纪行处处姓名题。
-
温诏欣闻下九天,欧阳真个许归田。
遂初久识心如水,勇退方知骨本仙。
绿野课耕此去稳,青门祖饯异时传。
十年宰相何须羡,煨芋山中自在禅。
-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㷖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登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一
石湖乍报范公归,容得溪翁昼款扉。
菊为秋深香更厚,蟹当霜后味偏肥。
文章真到欧曾垒,经术还传郑服衣。
一榻高斋留小住,剪镫话雨重依依。
-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㷖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登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二
沧江共载米家船,咫尺东佘一宿缘。
萸沜椒园粗结构,棕鞋竹杖小留连。
银钩犹榜尚书字,秘笈谁探处士编。
颇喜参寥偕入座,闻香且證木犀禅。
[清]
1728 年 ~ 1804 年
钱大昕的诗文全集
共 1630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