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二十一日消寒第三集胡户部稷昆仲邀同孙兵备星衍冒雨至小仓山房探梅并留饮小眠斋即席赋呈并赠袁公子迟
曾见郎君入抱时,传经近复课佳儿。
古梅似向閒人揖,旧事都应老鹤知。
墩割一隅埋谢傅,锦留五色付丘迟。
谈深红烛全销焰,门外三更雨若丝。
-
十二月二日消寒第四集李兵备廷敬招同人集平远山房观宋四家墨迹即席同赋
装成橘颂荔枝诗,尚忆烟云过眼时。
一代传人原磊落,百年真气藉扶持。
寒梅消息迟霜信,残腊心情付酒卮。
我是庾公楼上客,摩挲故物剧相思。
-
读归方伯景照犹女佩珊诗册率跋一首时闻方伯已从戌所旋里即以寄之
每诩娇儿笔阵遒,忆偕臣叔戌西邮。
李腾空仙不旋踵,段秀实归仍戴头。
种树经曾携万里,簪花格已定千秋。
东山丝竹真堪慰,各有深闺侍唱酬。
-
腊月十九日消寒第八集王司马周南招宋学博保暨令弟理问斗南文学简可陪游独鹤山庄看梅归饮修竹精舍即席赋赠分韵得庄字
三十年来事渺茫,坞中藤蔓屋头桑。
何期句曲群仙会,重醉先生独鹤庄。
天上黄人曾捧日,月边青女自飞霜。
迟眠缓步消馀酒,嗅尽寒梅树树香。
-
百转千回历郁冈,跨驴前事渺难忘。
曾携天上神仙侣,来憩山中宰相堂。
今日故人分出处,更怜馀子半存亡。
蓬莱海水都清浅,毕竟谁寻驻景方。
-
五年为客曲江头,屡向慈恩寺里游。
曾解绿衫陪广宴,爱拈红杏上高楼。
看花未必输前度,擢第偏教逊一筹。
好缴公门旧衣钵,至今惭愧说袁州。
-
黍裹菰蒲酒泛芸,薄醺閒话小儿群。
江乡四月饶新雨,楼阁三时尽白云。
溪果作红偏碍帽,岸波摇绿欲煎裙。
谁怜天上清如水,手擘桃符远忆君。
-
白云溪水向东流,我住南头尔北头。
小市酒帘频夜饮,断桥蜡屐共春游。
朅来天上愁无尽,却惹人前骂不休。
屈作宰官原可惜,也应差胜客荆州。
-
诗名宦迹廿年中,雅与高三十五同。
双节正堪膺上佐,百篇曾共赋东风。
同官一辈怜亭长,因尔连旬梦石公。
欲别更邀通夕饮,城头残月已如弓。
-
十年两度谒行旌,叩阁皆逢失喜迎。
残雪尊罍滋水驿,经秋风月武昌城。
诗名早见题襟集,世泽欣承曳履声。
倘许从容话乡里,鹅笼我本旧书生。
-
城南初日照高楼,楼下劳劳仆马愁。
此日别君须握手,古人见尔尚低头。
交同北郭推三世,学许东方记十洲。
竟欲上天留不住,梦魂随过古安州。
-
年年奔走逐风尘,又对春明折柳人。
荩箧随身千管秃,鹑衣冲雪一童贫。
山中酒熟还家好,云外心閒得句真。
肯学长卿西去日,高车驷马嚇乡邻。
-
一椽破屋寄三川,累我西行欲上天。
十万峰峦生足下,寻常云月在眉前。
花时泥饮从田父,雪夜狂歌理钓船。
只恐重来忘礼数,倒持手版谒同年。
-
小碾轻车出凤城,东风煖到子规声。
一官偶得常疑梦,万里能归岂好名。
细咏白华真乐事,便言昼锦亦人情。
回鞭忽下怜才泪,八百孤寒羡此行。
-
三月廿三夜丁香花下独坐适法学士式善以庚戌辛亥两年所作诗属订定因跋于后
丁香花底展君诗,花穗千条月一丝。
句向卷中吟欲活,月从窗里堕多时。
商量握管题长句,珍重临风嗅亚枝。
明日欲邀花下醉,更凭残朵索新词。
-
自御园回半道游五塔寺寺中有古树二株出檐几数十丈花开覆屋寺僧曰银杏也为赋一律
五塔寺边双树奇,马行迂道款禅扉。
高枝似向云中出,落蕊犹能天半飞。
清磬几声催夕照,疏香十里点朝衣。
邻斋东去春如海,较尔浓阴覆院稀。
-
马声嘶过柳梢头,宛转云容清浅流。
十亩竟从人外辟,万花如向镜中浮。
狂思海国春三月,梦断江城尺五楼。
小坐不妨迟日出,满汀浓绿扑帘钩。
-
新绿丛边竞吐芽,柳阴先为障飞沙。
纵教风雨无寒色,占得楼台是此花。
几日酒中劳怅望,有人帘底惜韶华。
如盘莫向閒时笑,第一销魂数谢家。
-
入寺先教蜂蝶忙,殿前一树倚朝阳。
若逢蜀客应回首,不作秋花恐断肠。
梦雨心情初挹露,冠春颜色肯施香。
红红白白看千朵,莫更临风笑野棠。
-
法学士以康熙巳未鸿博前辈徐嘉炎等崇效寺雪公房探梅诗册索题为赋一律
枣花寺里看花日,我后诸君祇百年。
见说雪公疑古佛,却惊梅干亦飞仙。
马蹄声冷春三月,鸿爪泥留尺五天。
莫哂阿侬题卷末,后来应又作前贤。
[清]
1746 年 ~ 1809 年
洪亮吉的诗文全集
共 2621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