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庙沈沈接泰坛,十年斋洁领祠官。
奏章屡上红云殿,赐服曾无白玉冠。
常有道心如镜净,由来公署带冰寒。
新承天上丝纶宠,归及番昜父老看。
-
一鹤南飞自玉京,江东人识步虚声。
色分玉井芙蓉秀,气挹金茎沆瀣清。
道术不须丹液法,仙家元住白云城。
还携龙虎山中侣,共向蓬莱顶上行。
-
萧散浮云流水踪,少年湖海与君同。
岂知黄鹤楼前别,又向苍龙阙下逢。
圭组有时还暇逸,琴书随意共从容。
无应俱傍西江住,独自蒲帆趁北风。
-
霜花初下雁南飞,葭菼苍苍柳欲稀。
落日故人千里别,寒风汶水一帆归。
盛年典郡民皆爱,清代成名志不违。
几度都门聚还散,何时同返故园扉。
-
忆昔六龙升御日,最先承诏上銮坡。
论思虚薄年华远,霄汉飞腾宠命多。
空有赤心常捧日,不禁清泪欲成河。
文孙继统今明圣,供奉无能奈老何。
-
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
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
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
馀生莫罄涓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
-
盛时冠豸兼衣绣,柏府霜台岁已深。
宦达共嗟门似水,家贫新赐带横金。
褰帷绿野观春稼,拄笏黄堂对晓岑。
正已斋中有馀暇,青编还究古人心。
-
不尽平生山水兴,劳君健笔写清幽。
流云欲送千峰雨,飞瀑深涵五月秋。
玉笋匡庐浑在目,天台秦望亦忘忧。
白头经济曾何补,只好投簪约共游。
-
颂台迢递切红云,博士官閒净俗氛。
礼典曾陪青琐议,仙韶常到紫坛闻。
蓟门柳暗欣簪盍,潞渚荷香惜袂分。
此去升迁展才用,共谁时论考工文。
-
十年冠豸侍明廷,词苑编摩况有声。
不效䧹鹯驰世誉,直将冰檗重台评。
吴城霜下迎骢马,浙水秋高驻旆旌。
应共三山林宪使,玉壶寒露烱双清。
-
联官玉署多年别,考绩金台两度逢。
往昔知心成落落,即今分手复匆匆。
蓟门雨挟风声急,潞渚波连海气浓。
无限离情阻相送,青山杳杳树濛濛。
-
素襟不受一尘缁,文苑英游共所知。
旧羡丰姿清似玉,今看衰鬓亦成丝。
柏堂昼掩无公务,竹槛春吟有妙辞。
想共东邻欧主事,清谈常过夕钟时。
-
乐静忘忧养性灵,豫章城外一茅亭。
窗涵南浦千寻碧,门对西山万叠青。
每羡林泉归倦翼,独怜江海尚浮萍。
已知安邑浑无累,犹有人求伏氏经。
-
己酉元夕偕行俭学夔公绪百鍊并携稻秫市中观灯遂过退庵小酌即席赋诗得谁字
貂帽藜筇信所之,良朋稚子暮追随。
物情已觉春光好,烛影还于月色宜。
一世缁尘空老大,几人白首共襟期。
今宵且对灯前醉,来岁灯前知对谁。
-
二十馀年联近侍,挥毫常在凤凰池。
每怜分署疏欢聚,况及逢春又别离。
满地绿阴榕树合,绕檐红颗荔枝垂。
时平画省多公暇,预想清吟续隐之。
-
天香初引玉炉熏,日照龙墀綵仗分。
阊阖九重通御气,蓬莱五色护祥云。
班联文武齐鹓鹭,庆合华夷致凤麟。
圣主临轩万年寿,敬陈明德赞尧勋。
-
鸡鸣沧海浴朝暾,起换征裘倒别尊。
上马好音喧鼓吹,逼人清气满乾坤。
旌旗云拥中军幄,剑戟霜明列校屯。
载笔从容侍田猎,暮年有幸共承恩。
-
驻跸峪口少师蹇公少保金公尚书胡公及予奉旨先归道中风寒小憩洪胜寺
圣主深恩恤老臣,赐归先渡白河滨。
御营昼日承三接,驿路飙风共四人。
满地寒芜行雉兔,谁家荒冢伏麒麟。
山僧颇解空王法,延客焚香话六尘。
-
素节清名玉不如,忽承优诏赐閒居。
青坊旧振郎官笔,金匮新藏史氏书。
归橐人嗟一羽重,悬车谁及二毛初。
黄花翠竹温州郭,晏岁高情乐有馀。
-
九重图治任才贤,白简凝霜载画船。
共喜芝兰出萧艾,已知鸾凤异鹰鹯。
淮山渺渺飞云外,蓟树亭亭落照前。
相好相违重相忆,好音时听路人传。
[明]
1365 年 ~ 1444 年
杨士奇的诗文全集
共 2072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