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晓石坛上,居然农圃间。
晨光销落月,霜气肃边山。
野趣暂相借,閒愁难尽删。
不知南去雁,何处北飞还。
-
东岭生明月,悠悠照远村。
天光澄碧落,山影接黄昏。
颇不负今夕,祇因游此园。
归来行竹径,相送似柴门。
-
翠应淡于羽,紫亦浅于薇。
远比西夷玉,新宜少妇衣。
石边自荏苒,雪里长芳菲。
报春何足论,耐得送寒归。
-
何来冬岭树,道是海棠枝。
万卉彫零日,此花秾艳时。
凌云垂鄂不,傲雪湿燕支。
桃李春风耳,岁寒谁与诗。
-
汲得无波井,其深如古潭。
由来上池北,穴出五华南。
澹欲生虚白,清何计苦甘。
曾陪隐之酌,似此又焉贪。
-
六月滇池上,登台引兴长。
郊原酣雨气,水木泛云光。
尚觉棉衣薄,全将羽扇忘。
昔年泰山顶,似此得清凉。
-
雨后凉云重,驱车趁晓行。
寻沙无辙迹,访寺得钟声。
屋外青林合,楼前绿野平。
不来荒僻地,那见古人情。
-
妙绘见鸥波,疏斋共听歌。
草堂围万柳,骤雨打新荷。
剩水长芦占,孤亭老树多。
若非诗卷在,此事半消磨。
-
最好佳山集,遥收松雪图。
荷连清露折,柳得野云扶。
池馆留名迹,门廧列众儒。
沧洲思早卧,此地已江湖。
-
火城阑不住,付与佛拈花。
今日伽蓝地,当年宰相家。
风流虽歇绝,水木总清华。
陈迹且休论,但催僧煮茶。
-
秦小岘少司寇予告归田饯之于万柳堂即题其城西草堂图叠司寇和余万柳堂四律韵 其一 (辛未)
草堂欲归去,把酒送君行。
雅望推文学,恩纶奖政声。
病怜长孺卧,法念释之平。
君德优臣礼,迟迟无限情。
-
秦小岘少司寇予告归田饯之于万柳堂即题其城西草堂图叠司寇和余万柳堂四律韵 其二 (辛未)
宫谕论文处,佳山昔咏歌。
重来折残柳,归去制新荷。
旧侣江湖少,遗编淮海多。
元丰诗帖在,贞石待镌磨。
-
秦小岘少司寇予告归田饯之于万柳堂即题其城西草堂图叠司寇和余万柳堂四律韵 其三 (辛未)
城西连惠麓,画出草堂图。
山看微云抹,园添一杖扶。
林泉容老辈,书史便衰儒。
踪迹更何许,扁舟淩太湖。
-
秦小岘少司寇予告归田饯之于万柳堂即题其城西草堂图叠司寇和余万柳堂四律韵 其四 (辛未)
春雨江南足,轩前有杏花。
遂庵新几榻,吟社旧人家。
把卷清魂梦,临风揽鬓华。
缄诗如寄阮,好待侑僧茶。
-
昌运宫为古道院白松七株亏蔽霜雪松下青苔平铺竟地雨后来游阒无人迹(辛未)
满地湿苔衣,松身白十围。
松凝秋雪艳,苔养绿云肥。
古殿绝行迹,颓墙空夕晖。
祗应明月夜,元鹤独来飞。
-
岩岩东岳上,俯视万峰横。
试问来游者,何人敢自轻。
当前争树立,此意足生平。
风度真相似,松泉如有声。
-
汉将论兵处,轺车竟往还。
背分绵蔓水,心壮井陉关。
柏柴斜阳淡,榆门古意閒。
何边曾赤帜,四顾叹青山。
-
晋水初生处,虞祠阅魏隋。
桐圭青剪叶,参宿白开旗。
群木森瑶壅,双泉竞玉池。
晚来凉月下,肃穆有灵祗。
-
古柏生何代,应生杨李间。
南临双派水,西夹一梯山。
卧干青铜柱,高枝碧玉鬘。
寄言后来者,省识好相攀。
-
百里邯郸道,尘歊生暑风。
今朝新雨里,一路乱泉中。
鹭向稻田白,荷依柳陌红。
江南好光景,此日忆相同。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