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船头见素帷,梦中昨夜哭君时。
交游四海今谁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郑侨疑莫问,直怀叔向泪空垂。
临终老眼犹能视,免得区区谏用尸。
-
迂癖平生不受针,两迂相合作同襟。
伤哉贾氏清时泪,皭若杨公莫夜心。
郢质既亡谁为斲,伯牙虽在罢弹琴。
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深。
-
祁州今日为京辅,一命还乘太守车。
场屋偶然窥制作,昆山信矣富璠玙。
源流共诧家声远,缘饰从知吏事馀。
若到滹沱烦少驻,投文水底吊当初。
-
南省曾看驱笔阵,中山坐见播风谣。
万家赤县仍为冀,千古青山尚记尧。
蟀蟋诗中怀旧俗,桑麻影里布新条。
国朝循吏今谁是,青史无令久寂寥。
-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碗寒浆渴饮冰。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
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
少年落笔便苍然,三礼君家信有传。
我觉后生真可畏,子于同辈复谁先。
一枝仙桂花相付,百步垂杨叶惯穿。
他日山东看小录,程文还有几多篇。
-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
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
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
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
采菱江上忆曾经,百里人传聚德星。
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
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
-
龋齿生憎玉蔗浆,短齑真称腐儒肠。
若论滋味风皆下,便说酸寒理亦当。
千里远陪吴下豉,多年何用禹馀粮。
康侯去后谁为赏,耕织还须问当行。
-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
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
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
-
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
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
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
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
-
使节南行振玉珂,湘江木落洞庭波。
汉朝赤土分封远,楚国菁茆入贡多。
梦渚草长归眺望,芜湖家近好经过。
却嫌选步仍虚席,不得淹留奈尔何。
-
平生高义想穹窿,京邸年来会面重。
清论坐中消客气,威棱行处慑妖踪。
泷江行李来时路,僰道音书到日封。
乌府深严公事少,日长谁与坐从容。
-
北来作镇重才猷,齐鲁权兼坐上游。
官职朝廷犹耳目,地形中国是咽喉。
搴帷尚记来时面,借箸应烦席上筹。
春入四郊狐兔灭,月明还上庾公楼。
-
才思澜翻涌若潮,青年头角见嶕峣。
一门袍笏还追李,八叶箕裘正媲萧。
发轫早收仙桂籍,过家还下采菱桥。
荣归况是江南乐,不用临岐赠柳条。
-
控带西南坐上游,安危须共主分忧。
蜀人到老怀张咏,边计从前仗武侯。
地远乌蛮耕更早,天高白帝镇横秋。
雪山不见南来雁,书寄同年几日收。
-
玉堂退直几相从,茗碗薰炉坐晏舂。
远别芳洲生杜若,清词秋水出芙蓉。
交情淡爱周公瑾,宦况轻怀邴曼容。
问罢起居还就道,渭阳云树思重重。
-
六一风流殊未远,一门双璧价能齐。
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
凤沼挥毫奎宿逼,羊城按节瘴云低。
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
-
终生文彩弃繻辰,建业秋风擢桂新。
阙下杏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
上章许得天颜笑,奠雁光生故里春。
大小登科俱入手,高堂况有黑头亲。
[明]
1450 年 ~ 1524 年
王鏊的诗文全集
共 862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