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遊。
露霑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
白苹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
连鴈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
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
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烟鴈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
-
西楼迴起寒原上,霁日遥分万井间。
小苑城隅连渭水,离宫曙色近京关。
亭臯寂寞伤孤客,云雪萧条满众山。
时命如今犹未偶,辞君拟欲拂衣还。
-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淒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鴈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鴈鴈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鴈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
岁晏苍郊蓬转时,遊人相见说归期。
宓君堂上能留客,明日还家应未迟。
-
支公身欲老,常在沃[洲](州)多。
惠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幽草伴头陀。
借问迴心后,贤愚去几何?(按:《全唐诗》卷二四九收此诗为皇甫冉作。
然《唐诗卷》约在元和前后书,为时甚早,故仍存之。
-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髣髴心知(《全唐诗》作「遥看」)处,高峰(《全唐诗》作「秋风」)是会稽。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按:《全唐诗》卷三八四收此诗为张籍作。
-
霜叶飞红过夏墟,金风吹鴈集荒渠。
鞭挥清渭分流外,目送乌江远树馀。
五子歌声犹在耳,十旬猎迹已成畬。
天时人因堪惆怅,闷对牙旗展簿书。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河南通志》卷七四、民国廿二年刊刘盼遂纂《太康县志》卷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八八《开封府部》)。
-
云阴?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千载佳句》卷上《地理部·山中》)。
-
江山几路分。
(《江湖小集》卷三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
上潮吞海日。
(同前)。
-
寂寞舟中谁供问。
(《江湖小集》卷二二李龏《剪绡集》引)。
-
马令无茶分。
(见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八四《诗话新集》)(〖1〗刘克庄云:「馀记唐人杂书载士元尝对客有『马令无茶分』之戏。
北平王一日饮客,士元与焉。
坐间,北平醉饱设茗供,连沃数碗,士元老不能禁,即席吐利交下。
满坐大笑。
-
从军非陇头,师在古徐州。
气劲三河卒,功全万户侯。
元戎阃外略,才子握中筹。
莫听关山曲,还生塞上愁。
-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
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
能将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
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
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唐]
? ~ ?
郎士元的诗文全集
共 112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