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柳名亭气象雄,千秋圣日照临中。
肯教贞观专前美,真令由基拜下风。
安不忘危四时狩,所其无逸万方同。
孜孜绳武心恒笃,未敢亭前一引弓。
-
前者周程后者朱,同归何碍却殊途。
深知天地理数蕴,不作语言文字儒。
试想安贫乐道趣,常依月到风来湖。
啸台近在烟霄里,异世芝兰结契无。
-
清跸来游卫水源,小加构筑俨林园。
洛中名胜山川秀,秋杪风光松菊存。
座俯沧池下鸥侣,阶含碧藓育桐孙。
读书近溯周程旨,恰喜明窗暖日暾。
-
半顷明湖绿竹围,卫诗风景尚依依。
大珠小珠玉盘落,智乐仁乐逸兴飞。
竿线不期鱼受钓,樊笼独惜鹤思归。
巡檐更读前人句,却似韩陵可语稀。
-
月地由来号月山,蜿蜒一径入云关。
真成七宝光无定,消受三秋趣以閒。
平野色含菁峭外,飞泉声在翠微间。
心疑开士幽居处,欲辨残碑藓已斑。
-
方舟气霁潦收天,后海先河凛祭川。
所冀安澜九曲水,永宁率土万家烟。
嵩山太少修殷祀,涧水东西祝大田。
芝篆丰碑重捧读,益钦绳继仰尧年。
-
缑岭巃嵷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
孜孜求治犹多愧,无暇重翻学道篇。
-
大地那非碧眼僧,九年面壁却何曾。
宋云道是逢葱岭,五叶原教到慧能。
片石无端留色相,千秋不必考明徵。
我非见布疑黂者,画取由他故事增。
-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虚誇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
明禋亲举备宫悬,德并高峰峻极天。
秩视三公伊古重,名尊五岳匪今然。
会其有极神如在,允建于中道岂偏。
肸蚃愿陈心所愿,笃生申甫佐蕃宣。
-
一带黄河经两度,省方中土记初来。
风平稳过柳园渡,云表回瞻繁氏台。
学海波涛不舍耳,拍天气象实雄哉。
长堤舄奕金墉固,疏导常怀大禹才。
-
中土周巡一月强,浮桥回首望安阳。
往还节换秋冬候,迎送疆分清浊漳。
拍岸沙痕依次退,绣塍麦色较前长。
时平到处均繁庶,益切持盈祝岁穰。
-
重吟赋句忆前贤,便是无花地亦仙。
剩有亭名传故里,因教画意补东川。
宛然疏影临清水,行矣明朝隐断烟。
俯仰漫须怜往迹,风华尔许在诗编。
-
升中展义六龙还,小息征尘驻此间。
幽室数楹聊不俗,清机片晌恰宜閒。
漫拈柏子参真谛,尚有黄花破笑颜。
我寄崇情在古月,历恒沙劫照常山。
-
中山停跸忆松醪,开卷如亲书兴豪。
大令漫教誇裹铁,曹郎差可拟持螯。
文章烂岂惊徽纆,拄杖投仍起续骚。
雪浪斋前重俯仰,髯翁曾此一挥毫。
-
底羡双葩及九枝,卷舒恰适用为宜。
爱他武帐光如昔,对我宵衣念在兹。
止丽乎明偏利旅,继腾其照正符离。
诗编强半于中得,了不相关景与思。
-
畿南名郡古称雄,歉后闾阎景尚融。
未窘幸逢连岁稔,其苏要祝次年丰。
冬来比户棉粗具,潦退平原麦倍芃。
老幼迎銮欢不识,尔恒疾苦我心中。
-
花宫幡影飏宗风,丈室清幽有路通。
静试茶经方陆氏,笑参柏子是从公。
果然别洞天人到,且喜小阳春景融。
依旧孤云和片石,每寻色相了无同。
-
五代神谟秘典垂,崇宬扃钥壮鸿规。
兰台令史无惭笔,纶阁元臣有职司。
百世聪听钦宝训,万年永茂衍宗枝。
瑶函金匮前朝制,殷鉴兢兢念在兹。
-
瑞叶霏微达曙连,正逢阳复祀皇乾。
益增虔意升柴燎,敢即纾心卜麦田。
大礼躬亲今十五,威仪敬慎古三千。
慈闱明日称觞庆,介寿祥徵亚岁骈。
[清]
1711 年 ~ 1799 年
乾隆的诗文全集
共 1657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