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离子载,发迹自江南。
马上行寻度,途中语再三。
始因穷去魏,河北战方酣。
后以文投许,淮西难未戡。
谪官逢李涉,狂客见刘弇。
-
朱阁鳞虚搆,环瞻极水乡。
青螺蔟山色,白练展湖光。
矗户浮云过,斜轩早鴈翔。
万簷攒肆邸,千叶溢津航。
叠供儳寒碧,飞窗漏夕阳。
-
见说韩员外,声华溢九垓。
大川舟欲济,荒草路初开。
耸地千浔壁,(「千浔」,疑应作「千寻」。
)森云百丈材。
狂波心上湧,骤雨笔前来。
-
十里江城下渺漫,两层门上倚栏干。
偏宜竹翠山长润,早见梅花地少寒。
沙觜渐平人改路,潮痕初静?移滩。
高楼酒夜谁家笛,一曲《凉州》梦里残。
-
(按《全唐诗》卷五一一收此诗之前四句,缺其后半。
题作《江上旅伯呈杜员外》,今全录之。
)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
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
江郡风流今绝世,杜陵才子旧为郎。
-
津亭一望海西壖,旧说湖开是几年。
风起半山云出寺,雨馀深岸水平舡。
竹林上拔高高笋,荷叶中藏小小莲。
长爱向南些子地,两三家近野唐边。
-
陋巷长闻君子穷,我生宁免因儒宫。
辛勤自灌一畦韮,卤莽还开三径蓬。
竹下喜逢青眼士,草中甘作白头翁。
佳期日暮不知处,把钩(陈九思同志谓是「钓」字之讹。
)徒吟江上风。
-
(按此诗亦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士」字「处士」条。
〖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册〗。
)读尽儒书鬓皓然,身遊城市(《大典》作「下」)意林泉。
已因骏马成三迳,犹恨胡麻欠一廛。
真玉比来曾不磷,直钩从此更谁怜?遗民莫恨无高躅,陶令而今亦甚贤。
-
(按此诗亦见《永乐大典》卷一一○○○「六姥」「府」字「明府」条。
〖十一函一百十册〗)仙令东来值胜遊,人间稀遇一扁舟。
万重山色军江徼,十里溪声到县楼。
吏隐不妨彭泽远,公才多谢武城优。
生疎莫笑沧浪叟,白首直竿是直钩。
-
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羣。
迴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
青娥十五柘枝人,玉鳯双翘翠帽新。
罗带却翻柔紫袖,锦靴前踏没红茵。
深情记处常低眼,急拍来时旋折身。
愁见曲终如梦觉,又迷烟水汉江滨。
-
红筵高设画堂开,小妓粧成为舞催。
珠帽著听歌遍匝,锦靴行踏鼓声来。
纤纤玉笋罗衫撮,戢戢金星钿带迴。
长恐周瑜一私顾,不教闲客望瑶台。
-
鸳带排方镂绿牙,紫罗衫卷合懽花。
当筵舞汗销胸雪,入破凝姿动脸霞。
帽侧蹙腰铃数转,亚身招拍腕频斜。
须臾曲罢归何处?称道巫山是我家。
-
东城晓出静尘埃,紫画神旗向日开。
锦袖半攘争捧辔,银鞍不下小传盃。
马盘草上朱弓满,鴈落云中白羽迴。
晚向三通残皷尽,北原千骑卷行来。
-
城衘西面驿堤连,十里长江夜看舡。
渔市月中人静过,酒家灯下犬长眠。
龙笻迥泊滩声下,略彴深行树影边。
唯是南风还小瘴,与他归去避衰年。
-
南去长沙又几程,二妃来死我来行。
人归五岭暮天碧,日下三湘寒水清。
远地毒虵冬不蛰,深山古木夜为精。
伤心灵迹在何处?斑竹庙前风雨声。
-
紫霄峯下草堂仙,千载空梁石磬悬。
白气夜生龙在水,碧云秋断鹤归天。
竹廊影过中庭月,松槛声来半壁泉。
明日又为浮世恨,满山行路梦依然。
(见《吉石庵丛书》本陈舜俞《庐山记》卷四,题作《简寂观》,「空梁」作「空遗」,「竹廊」作「空遗」,「竹廊」作「竹房」,「銮过」作「影占」,「行路」作「徒积」。
-
海内诸侯最屈名,不妨中立自经营。
文翁莫猒分符久,韩信终须仗钺行。
静以军威齐虎士,别将才力诮儒生。
亲笔几话南迁客,未必无忧是早荣。
-
结束翩翩肯寡悰,早时强学已三冬。
鲤庭趍日通明训,郑曲归时美盛宗。
摘句竞推梁记室,谈经今绍汉司农。
异闻不暇陈亢问,尔德无非是孝恭。
-
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迴。
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唐]
? ~ ?
张祜的诗文全集
共 77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