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门路接凤凰台,素浐宸遊龙骑来。
涧草自迎香辇合,巖花应待御筵开。
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
-
离宫祕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
巖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
?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遊。
-
香刹中天起,宸遊满路辉。
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徧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
-
梵筵光圣邸,遊豫览宏规。
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
湧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
-
御路回中嶽,天营接下都。
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
文衞严清跸,幽仙读宝符。
贝花明汉果,芝草入尧厨。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
-
传闻峡山好,旭日櫂前沂。
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两巖天作带,万壑树披衣。
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翳潭花似织,缘岭竹成围。
-
问我将何去?清晨泝越溪。
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复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
出遊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澘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猨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
城边问官使:「早晚发西京?来日河桥柳,春条几寸生?昆池水合渌,御苑草应青?」缓缓从头说,教人眼暂明。
(按《度大臾岭》二首,《全唐诗》仅载「其一」,兹补「其二」。
)。
-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
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
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
在濬人犹絷,迁乔友未言。
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七皆」「斋」字「山斋」条。
〖三函三十册〗)。
-
元侯松子宾,寓此掖垣职。
移疾多暇豫,孤斋恣闲息。
修迳接大野,重峦跨南北。
具物芬荣时,登攀各可极。
林间百?变,郊外千花织。
-
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
兹岭雄且秀,䌽翠横天衢。
家世事灵嶽,嵒栖安敢渝。
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
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
-
日给当轮满,星郎伏奏旋。
犹纡起草思,更有落花篇。
气与香衣杂,光侵画壁然。
徒闻赋君子,无以和神仙。
(此诗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六册《草木虫鱼类》卷五。
-
登高省时物,怀古发宸聪。
钟连长乐处,台识未央中。
(《文苑英华辨证》六《脱文》)(《文苑英华辨证》据宋之问集补此四句,原诗指《全唐诗》卷五三已收之《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诗云:「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
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
洛水多清泚,崧高有白云。
圣朝容隐逸,时得咏南薫。
(《古今图书集成》)(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云:「长兄伯声云:洛中董氏蓄雷琴一张,中题云〖引前四言诗,略〗。
状其声也。
其外漆下隐有朱书云〖引后五言诗,略〗。
-
嵩峯高不极,上有玉瑯玕。
佳遊竟不至,何以慰长薚?(同前七四四页)。
-
臥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微)蕨。
倚巖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
江畔鸬鹚?,迎霜处处飞。
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归。
岭上行人绝,关中音信稀。
故园今夜里,应为擣寒衣。
(同前第二八二七页)。
[唐]
656 年 ~ 712 年
宋之问的诗文全集
共 307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