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共 2777 词语
词语首拼:
霭昧

1.昏暗貌。

霭腾腾

1.烟雾蒸腾奔涌貌。

霭郁

1.浓盛貌。

艾艾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后谑称口吃言讷曰"艾艾",本此。

艾安

1.谓民生安定,宇内承平。艾,通"乿"。

艾焙

1.用艾炷熏炙。喻苦楚。

艾毕

1.见"艾韠"。

艾韠

1.亦作"艾毕"。 2.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艾丁湖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面积23平方千米。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湖底低于海平面161米,为中国陆地最低点。

艾服

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2.指五十之年。 3.泛指从政。

艾褐

1.印染﹑绘画等所用的一种颜料。

艾虎

艾虎1哺乳动物,背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昼伏夜出,捕食小动物,毛皮可制衣物。也叫地狗。 艾虎2 [àihǔ]用艾做成的像老虎的东西,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驱邪。

艾猳

1.见"艾豭"。

艾豭

1.亦作"艾猳"。 2.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语出《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艾豭,喻宋朝。艾,老也。"陆德明释文"豭,牡豕也。"

艾灸

1.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

艾酒

1.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饮之以祛邪。

艾康

1.安宁。

艾老

1.对五十岁以上的人的称谓。

艾缗

1.即艾绶。

艾命

1.舍生;捐躯。艾,通"刈"。

艾纳

1.亦作"艾蒳"。 2.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也称冰片或艾脑香),可供药用,有解热﹑驱风﹑止痛﹑镇静之效。 3.古松﹑梅等树皮上生出的一种莓苔。有香气。

艾蒳

1.见"艾纳"。

艾年

1.老年。

艾气

1.谓如邓艾之口吃。 2.宋龙衮《江南野录》"﹝韩熙载﹞性好谑浪,有投贽荒恶者,使妓炷艾熏之。俟来,嗅曰'子之卷轴何多艾气也。'"艾,音近呆◇用为嘲人文字粗恶之典。

艾青(1910-1996)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留学法国。1932年回国,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在狱中写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41年到延安,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向太阳》、《反法西斯》、《春天》、《彩色的诗》等。

艾人

1.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 2.年长的人。

艾绒

◎ 艾绒 ài róng [moxa] 中国、日本民间医药用于灸疗的艾制细丝

艾杀

1.斩割;芟除。

艾绶

1.系印纽的绿色丝带『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

艾孀

1.年老的寡妇。

艾窝窝

用熟糯米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也作爱窝窝。

艾芜(1904-1992)

小说家。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今新都)人。早年曾在缅甸、新加坡等地流浪,做过伙计、校对、编辑。1932年参加左联。1948年任大学教授。建国后曾任重庆市文化局局长。著有长篇小说《故乡》、《百炼成钢》,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等。有《艾芜文集》。

艾萧

1.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艾衣

1.古俗,端午日采艾叶合绵制衣,谓服之能祛毒。

艾怨

1.《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言太甲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以"艾怨"谓埋怨,悔恨。

艾帐

1.猎雉者用野草作成的蔽体。

爱八哥儿

1.可爱的东西。亦用为反语,讽刺被宠爱的人。

爱巴物儿

1.心爱的东西。常用作反语。

爱宝

1.亦作"爱寶"。 2.爱惜;珍惜。 3.爱惜宝物;隐藏宝物。

爱寶

1.见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