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相关的诗文 共 101 诗文
  • 相和歌辞·苦寒行

    [唐代] 僧齐己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跔。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 有感

    [宋代] 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落日怅望

    [南北朝] 谢朓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 春草

    [明代] 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 感遇

    [唐代]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 放言五首·其四

    [唐代] 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 守株待兔

    [周朝]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王戎不取道旁李

    [宋代] 无名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论语·学而篇

    [周朝] 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富人之子

    [宋代] 苏轼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 读书要三到

    [宋代]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文侯与虞人期猎

    [汉朝] 刘向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 画蛇添足

    [汉朝]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父善游

    [秦朝] 吕不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 三字经

    [宋代] 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一毛不拔

    [三国] 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 刻舟求剑

    [秦朝] 无名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左传·隐公·隐公六年

    [周朝] 左丘明

    【经】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 韩非子·说难·智子疑邻

    [周朝] 韩非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