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 无名氏
味甘平。
主令人说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水芝。(《御览》作土芝)生平泽。
《吴普》曰:瓜子一名瓣,七月七日采,可作面脂。(《御览》)
《名医》曰:一名白瓜子,生蒿高,冬瓜仁也,八月采。
案《说文》云:瓣,瓜中实。《广雅》云:冬瓜(上艹下左立右瓜)也,其子谓之瓤。陶宏景云:白当为甘,旧有白字。据《名医》云:一名白瓜子,则本名当无。
-
[汉朝] 无名氏
味苦寒。
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游冬,生益州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案《说文》云:荼,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今呼早莱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宏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兼其止,生益州,《唐本》注驳之非矣,选与荈,音相近。
上菜,上品五种旧同。
-
[汉朝] 无名氏
味苦平寒。
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食神仙。一名黄食石。生山谷。
《吴普》曰:雄黄,神农苦,山阴有丹雄黄,生山之阳,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
《名医》曰:生武都敦煌山之阳,采无时。
案《西山经》云:高山其下多雄黄。郭璞云:晋太兴三年,高平郡界有山崩,其中出数千斤雄黄。《抱朴子·仙药》云: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乃可用耳,其但纯黄似雄黄,色无赤光者,不任以作仙药,可以合理病药耳。
-
[汉朝] 无名氏
(流旧作硫,《御览》引作流,是)
味酸温。
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御览》引云:石流青、白色,主益肝气明目,石流赤,生羌道山谷)。生山谷。
《吴普》曰:硫黄一名石留黄,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苦无毒,或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潘,即矾,古字),烧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日采,治妇人血结(《御览》云:治妇人绝阴,能合金银铜铁)。
《名医》曰:生东海牧羊山,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平。
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生山谷。
《名医》曰:生武都,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采无时。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寒。
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生平土。
《名医》曰:一名汞,生符陵,出于丹砂。
案《说文》云:澒,丹沙所化为水银也。《广雅》云:水银谓之汞。《淮南子》地形训云:白澒,九百岁生白澒,白(上兴下石),九百岁生百金。高诱云:白澒,水银也。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微寒。
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细石,生齐山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寒。
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一名元石。生山谷。
《吴普》曰:慈石,一名磁君。
《名医》曰:一名处石,生太山,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
案北山经云:灌题之山其中,多磁石。郭璞云:可以取铁。管子地数篇云:山上有慈石者,下必有铜。吕氏春秋精通篇云:慈石召铁。《淮南子》说山训云:慈石能引铁,只作慈,旧作磁,非,《名医》别出元石条,亦非。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寒。
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吴普》曰:神农辛,吱伯医和扁鹊甘无毒。李氏大寒,或生邯郸,采无时,如云母色(《御览》引云,一名寒水石)。
《名医》曰: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盐之精也,生常案及凝山,又中水县邯郸。
《范子计然》云:水石出河东,色泽者善。
-
[汉朝] 无名氏
味咸微温。
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御览》引,作阴阳不合),补不足(《御览》引,有句挛二字)。一名白石。生山谷。
《吴普》曰:阳起石,神农扁鹊酸无毒,桐君雷公岐伯咸无毒,李氏小寒,或生太山(《御览》引云,或阳起山,采无时)。
《名医》曰: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齐山及琅邪,或云山阳起山,采无时。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温。
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创,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御览》引云,一名通石,《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孔公孽,神农辛,岐伯咸,扁鹊酸无毒,色青黄。
《名医》曰: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
-
[汉朝] 无名氏
平。
主明目化铜。
铁落,味辛平,主风热,恶创,疡疽创痂,疥气在皮肤中。
铁,主坚肌耐痛,生平泽(旧为三条,今并)。
《名医》曰:铁落一名铁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及祊城或析城,采无时。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寒。
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下三虫,杀蛊毒。久服不饥。一名方石。生山谷。
《吴普》曰:长石一名方石,一名直石,生长子山谷,如马齿,润泽玉色长鲜,服之不饥(《御览》)。
《名医》曰: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面润泽,玉色,生长子山,及太山临溜采无时。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平。
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创。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
案陶宏景云: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
上玉石,中品一十四种,旧十六种,考铁落、铁,宜与铁精为一。
-
[汉朝] 无名氏
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名医》曰:生楗为及荆州扬州,九月采。
案《说文》云:姜,御湿之菜也。《广雅》云:葰廉姜也。吕氏春秋本
味篇云: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司马相如上林赋,有茈姜云云。
-
[汉朝] 无名氏
味甘温。
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一名胡枲,一名地葵。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陆及六安田野,实熟时采。
案《说文》云:荪,卷耳也。苓,卷耳也。《广雅》云:苓,耳葹,常枲,胡枲,枲耳也。《尔雅》云:苍耳,苓耳。郭璞云:江东呼为常枲,形似鼠耳,丛生如盘。《毛诗》云:采采卷耳。《传》云:卷耳,苓耳也。陆玑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妇人耳珰,今或谓之耳珰草,郑康成谓是白胡荽,幽州人谓之爵耳。《淮南子》览冥训云:位贱尚枲。高诱云:枲者,枲耳,菜名也。幽冀谓之檀菜,雒下谓之胡枲。
-
[汉朝] 无名氏
味甘平。
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已上。一名鸡齐根。生川谷。
《吴普》曰:葛根,神农甘,生太山(《御览》)。
《名医》曰:一名鹿藿,一名黄斤,生汶山,五月采根,暴干。
-
[汉朝] 无名氏
味苦寒。
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一名地楼。生川谷,及山阴。
《吴普》曰:括楼,一名泽巨,一名泽姑(《御览》)。
《名医》曰: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泽姑,实名黄瓜,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生宏农。
案《说文》云:(上芪下口),(上芪下口)蒌,果蓏也。《广雅》云:王白,(上艹下刀下贝)也。(党为王(上芪下口))《尔雅》云:果裸之实,括楼。郭璞云:今齐人呼之为天瓜。《毛诗》云: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传》云:果裸,括楼也。吕氏春秋云:王善生。高诱云:善或作瓜,(左舌右瓜)(左娄右瓜)也。案吕氏春秋善字乃(上芪下口)之误。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相关的诗文
共 358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