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无心再续笙歌梦
「高阳台」相关的诗文 共 469 诗文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今夕鹣鹣,明朝燕燕,挑灯絮语秦邮。陇首芳梅,暗香不到扬州。一条灞水清于剑,问可能、割断离愁。话前游。和靖姻盟,是几生修。

    红闺渲染伤春稿,笑鹤声天上,一一能偷。月淡天低,心睡陇水东流。美人胎息花之画,玉田词、重上矾头。卷帘钩。纵有斜阳,未碍登楼。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杨柳妆楼,杏花江店,墙西玉貌曾窥。直到吴江,流红不断相思。小桃憔悴清明后,怪明年、崔护来迟。认青旗。一酬春醪,墓草离离。

    佳人善解新城意,祝鸳鸯同梦,莺脰湖西。卿是才人,邯郸厮养为谁。可怜如玉煎茶手,更不如、党尉家姬。愿身为、九子金铃。稳护花枝。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砑粉匀笺,飞英贴扇,逋仙乞写生绡。放鹤孤山,芳魂重返如皋。忆梅影语他年恨,把寒香、补入离骚。记今朝。戊子残年,赠汝琼瑶。

    椒宫自有花如锦,怎洛阳魏紫,采到溪桥。玉骨冰肌,等闲莫污清标。祇怜春雨楼中扇,共侯生、香坠同抛。剩今宵。自慰青笺,自谱红箫。

  • 高阳台·题马湘兰画《天寒翠袖诗意图》,中有《酬孝升诸公催妆诗》一首。湘兰年辈远在横波之前,不悉龚端毅获亲芳泽否也

    [清代] 樊增祥

    楚畹霜红,湘天雨绿,画中初见娉婷。墨竹丛丛,鸥波无此风情。卖珠绿屩归何晚,傍修篁、钏重罗轻。两娥青。不是甄妃,定是湘灵。

    秋娘染尽香螺黛,借浣花诗意,自写飘零。素手牵萝,朝朝翠袖寒生。催妆漫和横波婿,怕华年、不到崇祯。笑真真。万唤千呼,不下罗屏。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瘦燕身材,小莺喉舌,何人不看王郎。才揭珠帘,晖晖玉色花光。春娇满眼红绡泪,飐歌云暗绕雕梁。论声容、初写黄庭,恰好刚刚。

    含颦不为缠头锦,为人间不解,月府霓裳。侧艳新声,舞台空费鸾肠。不胜江柳婆娑意,似诗人、老境颓唐。减腰围、不独杨枝,更有东阳。

  • 高阳台·奂庭偶得仕女图一帧,谓与其亡室相似,因借作遗挂,为题此词

    [清代] 樊增祥

    薤叶长寒,桐花又发,萧郎独自伤神。百种凄凉,画帘微雨黄昏。生绡一幅娉婷影,对银屏、疑梦疑真。似当年、亲画烟眉,一味含颦。

    红闺亦有中郎感,算虎贲略似,型典犹存。玉雪娇儿,披帷真唤摩敦。玉台即是凌烟阁,报生前、挽鹿辛勤。愿渠侬、得似梅花,重返香魂。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风叶欺蒲,露丛争笋,粉墙低簇灵萱。花箭抽时,淡妆人在雕栏。楚衣迟结黄金佩,料红栀、羞占王前。甚青罗、裙带添长,未解留仙。

    绛纱不款昭华住,问香阶凤爪,今为谁妍。背立薰风,无人障扇同看。雨中独卧忘忧馆,把瑶华、分付青鸾。祝花枝、长好长红,两处平安。

  • 高阳台·吴县中丞视陕学时,酷好毡蜡,艳一石工妻,以访碑故,再宿其家。偶与淇泉述此事,因赋是解

    [清代] 樊增祥

    万古情天,钟情若此,文章官职都休。桃李关中,忍忘杨柳楼头。貂蝉不换鸳鸯枕,怕烟眉、两叶横秋。捧巫山、一段云红,贵甚封侯。

    冰衡玉尺关何事,把星轺谢遣,还我温柔。天上银河,从今不隔牵牛。头衔别署鸱夷子,载夷光、双泛莲舟。便相携,归隐仙霞,著甚闲愁。

  • 高阳台·吴县中丞视陕学时,酷好毡蜡,艳一石工妻,以访碑故,再宿其家。偶与淇泉述此事,因赋是解

    [清代] 樊增祥

    东井移星,北扉占凤,后房多少娉娗。文战阑时,风流阵里论兵。蛾眉画了还重画,要容斋、笔下调停。与梅妃、生小同乡,惯妒华清。

    五家队仗风车斗,纵持衡公道,雀燕难平。夺婿瑶光,居然近在银屏。影钞小宋蓉城案,妒春寒、半臂争擎。到今朝、妒妇津头,风浪犹惊。

  • 高阳台·吴县中丞视陕学时,酷好毡蜡,艳一石工妻,以访碑故,再宿其家。偶与淇泉述此事,因赋是解

    [清代] 樊增祥

    陇上轺轩,江南裙屐,瘦骢闲访青珉。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流莺苦劝东风住,有莲花、玉盏酬春。论轻柔、弱柳随风,飞鸟依人。

    茅檐纸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见,崔护来频。毕竟风流,毡槌亦解温存。后来开府珠江上,甚兰舟、不载桃根。到今朝,谁念师师,白发青裙。

  • 高阳台·爽翁卜妾秦淮,赋此调之

    [清代] 樊增祥

    雀桁闲花,雉场秋草,渠侬不解伤春。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十三楼下秦淮碧,侧乌纱、亲访桃根。谩销魂、三十年来,此度才真。

    萧郎四九头先白,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问香茗、不唤朝华,定唤朝云。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渍酒陶巾。钞诗段袄,泪红比烛还深。浅土稽山,谁从玉海钩沈。早将身作潇湘水,写红兰、万种愁心。

    论词人、词是秋花,人是秋星。飘飘不尽凌云意,欠勒铭碣石,颂鼎汾阳,传唱人间,惟余散水珑玲。当年赌画旗亭壁,旧酒痕、犹在吴襟。剩今宵、夜雨灯前,独抱牙琴。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都尉台边,明妃冢畔,斛珠换得娉婷。绣段银钗,渔僮合婿樵青。劝郎莫向临邛去,惹杨花、在处多情。甚琴堂、化作银河,隔断奴星。

    郁金堂上伶仃燕,纵琅琊情死,身未分明。寄语夫人,从今莫煮仓庚。叮咛雁姐休为雁,怕断肠、不止今生。只年年、东阁官梅,自发幽馨。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集号联珠,词名漱玉,红房对擘吟笺。低鬒吹笙,分明并蒂双莲。花间打叠相思谱,怕双声、绛树偷传。是灵均、一脉湘愁,付与婵娟。

    彩鸾已伴文箫住,剩小乔未嫁,幽独谁怜。夫婿相如,琴心消渴年年。销魂弟一霓裳序,检题名、彼此嫣然。胜当时、刘阮匆匆,赘与神仙。

  •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 高阳台·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清代] 樊增祥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 高阳台·己卯闰春客沪上,悽寂之况有甚往年,适兰当远惠新词,即次其韵

    [清代] 樊增祥

    粉絮轻吹,青梅始弄,闰春兼闰春阴。水样轻寒,海红帘下谁禁。桃花不似年时面,对东风、各自沈吟。甚江南、燕子重来,黯了红衿。

    袖中花叶珍珠字,望蓬山一角,青羽沈沈。曾记相如,罗帏病过秋深。当时已恨风情薄,算凄凉、未抵而今。倩何人、为作秋鸿,寄与愁心。

  • 高阳台·舟中用张玉田韵

    [清代] 王策

    远缕鹅黄,短篙鸭绿,东风稳放吴船。十里山光,诗情又入今年。桃溪竹坞谁家住,也莺声、一巷堪怜。簇青红,塔影春城,半裹轻烟。

    行行渐隔乡关路,但天低短草,霞没长川。知道来宵,孤帆更落谁边。且凭闲梦随轻撸,水云中、半晌清眠。莫伤心,虽有飞花,幸少啼鹃。

  • 高阳台·芦花用吴梦窗韵

    [清代] 王策

    寻去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西风荡破潇湘色,淡濛濛、冷雁前山。最难禁,船在霜中,月在江干。

    天生一种凄凉性,惯烟迷似病,雨浥成瘢。纵使成林,依然丰骨清寒。水云路远家何在,黯消魂、柳外枫边。伴黄昏,渔火汀洲,宿鹭沙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