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此恨不关风与月
「玉楼春」相关的诗文 共 610 诗文
  • 玉楼春

    [宋代] 陈允平

    粉销香减红兰泪。总是文君初别意。春风织就闷情怀,夜月砌成愁况未。

    迢迢归梦频东里。堪恨洛阳花渐已。斜阳日日自相思,三十六陂芳草地。

  • 玉楼春·春半

    [宋代] 赵长卿

    江村百六春强半。拍拍池塘春水满。风团柳絮舞如狂,雨压橘花香不散。

    阴阴巷陌闲庭院。小立危栏羞燕燕。不知何事未还乡,除却青春谁作伴。

  • 玉楼春·红梅

    [宋代] 毛滂

    当日岭头相见处。玉骨冰肌元淡伫。近来因甚要浓妆,不管满城桃杏妒。

    酒晕脸霞春暗度。认是东皇偏管顾。生罗衣褪为谁羞,香冷熏炉都不觑。

  • 玉楼春·其七至盱眙作

    [宋代] 毛滂

    长安回首空云雾。春梦觉来无觅处。冷烟寒雨又黄昏,数尽一堤杨柳树。

    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西风吹面立苍茫,欲寄此情无雁去。

  • 玉楼春·其六立春日

    [宋代] 毛滂

    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晓披阊阖见朝阳,知向碧阶添几线。

    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

  • 玉楼春·其五定空寺赏梅

    [宋代] 毛滂

    蕊珠宫里三千女。滴粉为春尘不住。月华冷处欲迎人,七里香风生满路。

    一枝谁寄长安去。想得韶光能几许。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 玉楼春·其三赠孙守公素

    [宋代] 毛滂

    三衢太守文章伯。七月政成如戏剧。坐中欬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

    才高莫恨溪山窄。且与燕公添秀发。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

  •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代]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 玉楼春

    [宋代] 毛滂

    压玉为浆麟作。珠树琼葩长不谢。翠帘绣暖燕归来,宝鸭花香蜂上下。

    沙堤佩马催公驾。月白风清天不夜。重来赫赫照岩廊,不动堂堂凝太华。

  • 玉楼春

    [宋代] 毛滂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 玉楼春

    [宋代] 毛滂

    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

    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

  • 玉楼春

    [宋代] 毛滂

    我公两器兼文武。谈笑岩廊无治古。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语。颂穆清风须吉甫。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 玉楼春·白莲

    [明代] 王夫之

    媚媚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 玉楼春·归雁

    [明代] 王夫之

    秦关楚水天涯路。唯有归鸿知住处。经时巳换蓼花洲,依旧难忘芳草渡。

    南天回首苍烟暮。寄语元禽归也误。垂杨千树乱啼鸦,谁听呢喃清昼语。

  • 玉楼春·二江得书作

    [宋代] 程垓

    别时已有重来愿。谁料情多天不管。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

    寄声只倚西飞雁。雁落书回空是怨。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

  • 玉楼春

    [元代] 仇远

    一声啼鴂无芳草。南浦晴波云渺渺。蠹尘珠网满香车,三十六桥春悄悄。

    垂杨柳舞吹笙道。红粉台空灰蝶小。惜花心性不禁愁,莫放堕香随去鸟。

  • 玉楼春·其二

    [宋代] 石孝友

    寻春误入桃源洞。草草幽欢聊与共。牢笼风月此时情,做造溪山今夜梦。

    柳蹊未放金丝弄。梅径已经香雪冻。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驼得动。

  • 玉楼春·其一送赵判官

    [宋代] 石孝友

    阳关声里催行色。马惜离群人惜别。入怀风月记衔杯,迎步溪山供散策。

    阴飙断渡江吹白。晴壑吞云天放碧。悬知诗兴满归途,三四野梅开的砾。

  • 玉楼春·宛丘行□□□□之园见梅对雪

    [宋代] 向子諲

    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

    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 玉楼春

    [宋代] 向子諲

    云窗雾阁春风透。蝶绕蜂围花气漏。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细传一曲情偏厚。淡扫两山缘底皱。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