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相关的诗文 共 1133 诗文
  • 西江月

    [宋代] 宋自逊

    何敢笑人干禄,自知无分弹冠。只将贫贱博清闲。留取书遮老眼。

    世上风波任险,门前路径须宽。心无妄想梦魂安。万事鹤长凫短。

  • 西江月

    [宋代] 沈瀛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光悬相印拥朱牙。况值边庭闲暇。

    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诏黄新湿字如鸦。明日天庭飞下。

  • 西江月·张文潜诗有东海大松,序云: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徐仲车先生和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

    [宋代] 汪莘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 西江月·赋红梅

    [宋代] 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傲雪家风犹在。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开自落有谁来,与汝上林相待。

  • 西江月·赋红白二梅

    [宋代] 汪莘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

    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 西江月·其二赠蔡仲常侍儿初娇

    [宋代] 侯寘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幼云娇玉两眉春。京洛当时风韵。

    金缕深深劝客,雕梁蔌蔌飞尘。主人从得董双成。应忘瑶池宴饮。

  • 西江月·其一

    [宋代] 侯寘

    金鼎香销沈麝,碧梧影转阑干。可庭明月绮窗闲。帘幕低垂不卷。

    一自高唐人去,秋风几许摧残。拂檐修竹韵珊珊。梦断山长水远。

  • 西江月·立春

    [宋代] 翁元龙

    画阁换黏春帖,宝筝抛学银钩。东风轻滑玉钗流。织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闲寻豆蔻。

  • 西江月

    [宋代] 翁元龙

    山色低衔小苑,春云暗宿空庭。秋千无月冷双绳。闲却画栏人静。

    一夜海棠如梦,半窗银烛多情。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阴晴无定。

  • 西江月

    [宋代] 高登

    渺渺西江流水,翩翩北客征帆。清秋月影浸人寒。云净碧天澄淡。

    飘泊道途零落,疏慵鬓发䰐鬖。从来涉世戒三缄。只好随时饮啖。

  • 西江月·次方蒙斋月夜

    [宋代] 赵以夫

    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山河天地点尘空。月殿蟾蜍欲动。

    舌本琼浆甘彻,鼻端玉蕊香通。棋边切莫笑衰翁。个里本来空洞。

  • 西江月

    [宋代] 赵与仁

    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濛。起行微月遍池东。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 西江月·二首

    [宋代] 邓肃

    风荐荷香剪剪,月行竹影徐徐。微闻环佩过庭除。恐是阳台行雨。

    玉笋轻笼乐句,流莺夜转诗馀。酒酣风劲露凝珠。我欲骖鸾归去。

  • 西江月·二首

    [宋代] 邓肃

    腊雪犹埋石巘,春风已入梅梢。冷香随马上琼瑶。不与时人同到。

    拍手恐惊星斗,高歌已在烟霄。醉呼玉女解金貂。笑问何如蓬岛。

  • 西江月·即席和书院诸友

    [宋代] 魏了翁

    早厌人间腐鼠,要希云外飞皇。羲和不肯系朝阳。任向鬓边来往。

    出谷声中气味,编蒲册里晶光。至今心胆为渠狂。梦倚银潢天上。

  • 西江月·妇生日许侍郎奕载酒用韵为谢

    [宋代] 魏了翁

    曾记刘安鸡犬,误随鼎灶登仙。十年尘土涴行缠。怪见霞觞频劝。

    会合元非择地,乖逢宁得非天。妇闻风月正娟娟。亲泼床头醅面。

  • 西江月·梦中作觉后浑能省记,独欠第五句因足成之晓起大雪

    [宋代] 魏了翁

    一段同云似练,更无剩幅间边。玉娥不怕五更寒。剪就飞花片片。

    酒里吟边竞爽,枝头枝底争妍。入春无物不芳鲜。只我依然颜面。

  • 西江月·春闺次秦少游作

    [明代] 卢象升

    裁就弓鞋样浅,绣成鸳枕针残。坐沉红烛有馀闲。日九回肠非懒。

    别馆疏棂风细,孤帏绣榻香寒。昔时云雨梦中难。欲觅佳期已晚。

  • 西江月

    [元代] 牧常晁

    大道不由别物,只由心上行持。念头才动汞铅飞。止要定心专气。

    杀盗淫邪不纪,利名恩爱休迷。无心无事是丹基。说破元来容易。

  • 西江月

    [元代] 牧常晁

    释氏禅经律论,儒家传记诗书。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论一心两字。

    了得一明心地,诸余土苴何须。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