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
「僧侣」相关的诗文 共 258 诗文
  • 送菜徐秀才

    [宋代] 李新

    吏部齑盐满腹,先生苜蓿盈盘。

    珍重寻常痴客,不作膏粱眼看。

  • 一晓发射洪循江而行书二诗州堆馆

    [宋代] 李新

    少健有力入云耕,耕云不怕山重重。

    岁时伏腊追社集,照水自爱双颊红。

    三十馀年废田舍,芋魁豆饭忘乃翁。

    誓归复讲旧生计,无谓我不如老农。

  • 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元代] 陈秀民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 送僧定观归

    [元代] 黄清老

    诗僧百丈来,复作五台别。

    丁然振金锡,桂子落秋雪。

    山空白雪闲,风息万籁灭。

    相思何处无,江湖一明月。

  •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唐代] 李乂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 寄暹上人

    [五代十国] 孟贯

    闻罢城中讲,来安顶上禅。

    夜灯明石室,清磬出岩泉。

    欲访惭多事,相思恨隔年。

    终期息尘虑,接话虎溪边。

  • [唐代] 周贺

    北京一别后,吴楚几听砧。

    住久白发出,讲长枯叶深。

    香连邻舍像,磬彻远巢禽。

    寂默应关道,何人见此心。

  •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唐代] 皇甫曾

    石梁人不到,独往更迢迢。

    乞食山家少,寻钟野寺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 题赠吴

    [唐代] 皇甫曾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 赠沛

    [唐代] 皇甫曾

    南岳满湘沅,吾师经利涉。

    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

    净教传荆吴,道缘止渔猎。

    观空色不染,对境心自惬。

    室中人寂寞,门外山重叠。

  • 赠著上人

    [唐代] 唐求

    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

    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

    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

    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 送日东僧游天台

    [唐代] 杨夔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

    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

    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 送僧游山

    [唐代] 熊孺登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 赠黄蘖山僧希运

    [唐代] 裴休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 送琇上人

    [唐代] 郑巢

    古殿焚香外,清羸坐石棱。

    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冰。

    孤磬侵云动,灵山隔水登。

    白云归意远,旧寺在庐陵。

  • 送僧归富春

    [唐代] 郑巢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

    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 送僧

    [五代十国] 刘昭禹

    草履初登南客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秋归去,门锁寒潭几树蝉。

  • 送圆载上人

    [唐代] 颜萱

    师来一世恣经行,却泛沧波问去程。

    心静已能防渴鹿,鼙喧时为骇长鲸。

    禅林几结金桃重,梵室重修铁瓦轻。

    料得还乡无别利,只应先见日华生。

  • 越中送僧还旧山

    [明代] 王野

    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

  • 访天圣寺长老

    [明代] 吴孺子

    吴兴天圣寺,长老有余工。

    种药寒云外,分泉杳霭中。

    看心孤月满,照影万缘空。

    我是陶元亮,常来访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