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9F06
仓 颉: NFYWV
五笔86: QOYE
郑 码: RSBR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4 画
部外笔画: 13 画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4125112113534
笔划顺序: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一丨一一ノフ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部】;康熙笔画: 24,部外笔画: 13

《集韻》同鯉。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

鱣也。从魚里聲。良止切

说文解字注

(鯉) 鱣也。此見釋魚。毛傳於鱣云鯉。於鯉不云鱣者。鯉者俗通行之語不待注也。舍人云。鯉一名鱣。毛云。鱣、鯉也。爾雅古說如此。自陸璣說鱣身形似龍。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縱廣四五尺。今於孟津東石磧上钓取之。大者千餘斤。而郭注乃分鯉鱣爲二。云鱣、大魚。似鱏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此卽今江中及關東之黃魚也。如其言、則鱣絕非鯉矣。周頌。有鱣有鮪。鰷鱨鰋鯉。鱣鯉並言。似非一物。而箋云鱣、大鯉也。然則凡鯉曰鯉。大鯉曰鱣。猶小鮪曰鮥。大鮪曰鮪。謂鱣與鯉、鮥與鮪不必同形。而要各爲類也。許意當亦如是。○按他家說鱣鮪同類。而有短鼻長鼻、肉黃肉白之分。爾雅、毛、鄭、許則短鼻長鼻肉黃肉白者統以鮪鮥包之。而惟三十六鱗之魚謂之鯉。亦謂之鱣。古人多云鱣鮪出鞏穴。渡龍門爲龍。今俗語云鯉魚跳龍門。葢牽合爲一非一日矣。从魚。里聲。良止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