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74CD
仓 颉: LIJAC
五笔86: JPNM
郑 码: IWXL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0 画
部外笔画: 14 画
笔顺编号: 25121444552132511134
笔划顺序: 丨フ一丨一丶丶丶フ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英 文: pearl oyster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部】;康熙笔画: 20,部外笔画: 14

《唐韻》部田切《韻會》蒲眠切,?音騈。《玉篇》珠名。《書·禹貢》淮夷?珠曁魚。《疏》?是蚪之別名。字又作蚍。《莊子·至樂篇》得水土之際,則爲蛙?之衣。

又《廣韻》符眞切,音頻。《集韻》必鄰切,音賔。義?同。

又《集韻》婢忍切,音牝。《書》?珠,劉昌宗讀作上聲。《莊子》蛙?,李軌亦讀上聲。 《韻會》又作玭。

说文解字

【卷一】【玉部】

珠也。从玉比聲。宋弘云:“淮水中出玭珠。”玭,珠之有聲。蠙,《夏書》玭从虫賓。步因切

说文解字注

(玭) 珠也。謂珠名也。从王。比聲。韋昭薄迷反。十五部。紕字下曰。讀若玭珠。宋宏曰。淮水中出玭珠。玭珠珠之有聲者。此宋宏說伏生尚書語也。宏字仲子。能薦桓譚、辟牟長者。伏生尚書。徐州之貢。淮夷玭珠臮魚。仲子謂淮水中出玭珠。與鄭古文尙書說合。玭珠珠之有聲者七字、當作玭蚌之有聲者六字。玭本是蚌名。以爲珠名。韋昭曰。玭、蚌也。廣韻曰。蠙、珠母也。西山經。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翼。魚尾。音如磬之聲。是生珠玉。江賦所謂文魮磬鳴。郭傳云。蚌類。按玭蚌葢類是。能鳴。故曰蚌之有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