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43F4
仓 颉: GRTF
五笔86: FKUO
郑 码: BJJU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6 画
部外笔画: 12 画
笔顺编号: 1212514312514334
笔划顺序: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丶ノ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康熙笔画: 16,部外笔画: 12

《唐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僖。《說文》炙也。《玉篇》熱也,烝也。

又《玉篇》熾也。《廣韻》盛也,博也。《後漢·桓帝紀》改元延熹。

又《靈帝紀》改元光熹。

又《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又人名。《宋史·朱熹傳》字元晦,號仲晦。

又《正字通》微陽也。《陶潛·歸去來辭》恨晨光之熹微。

又通作訢。《禮·樂記》天地訢合。《註》訢讀爲熹。熹,猶烝也。《疏》言天地之氣烝動,猶若人之熹也。 《說文》本作?。《玉篇》同熺。或作暿、熙。

说文解字

【卷十】【火部】

炙也。从火喜聲。許其切

说文解字注

(熹) 炙也。炙者、抗火炙肉也。此熹之本義。引申爲也。左傳。或叫于宋大廟曰。譆譆出出。杜曰。譆譆、熱也。此同音叚借也。又與相叚借。从火。喜聲。許其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