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40A6
仓 颉: ETAG
五笔86: IULY
郑 码: VUKN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8 画
部外笔画: 15 画
笔顺编号: 441431252132411121
笔划顺序: 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丨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康熙笔画: 22,部外笔画: 1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水名。《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又水名。《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又《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又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漑也。《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又注也。《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又飮也。《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又《博雅》灌,聚也。

又木叢生曰灌。《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又盡誠相告曰灌灌。《詩·大雅》老夫灌灌。

又鳥名。《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又《騈雅》灌灌,九尾狐。

又與祼通。《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註》祼之言灌也。《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从水。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

又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从水雚聲。古玩切

说文解字注

(灌) 灌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廬江郡雩婁、二志同。前志雩婁下曰。決水、北至蓼入淮。灌水、亦北至蓼入決。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過郡二者、廬江六安國也。水經注。決水自安豐縣故城西北逕蓼縣、故城東。又西北、灌水注之。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東北逕蓼縣故城西而注決水。決水、又北入於淮。按前志廬江郡下云。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依酈注、則金蘭者縣名。而志無此縣。志云淮水出、乃灌水出之誤。葢出金蘭東陵鄉逕雩婁至蓼入決也。酈云。灌水俗謂之澮水。又云。決水北入於淮。俗謂之澮口。葢灌澮聲相倫。習俗害眞尒。酈時已與古名全違。今則更難詳矣。方輿紀要曰。雩婁、今安徽潁州府霍丘縣西南八十里有雩婁故城。左傳襄卄六年。楚人侵吳及雩婁。昭五年。薳啓疆待命於雩婁。是其地也。蓼縣城在霍丘縣西北。決水卽今史河。灌水今自河南固始縣東流。經霍丘縣西。合史水入淮是也。从水。雚聲。古玩切。十四部。按今字以爲灌注、灌漑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