斄
拼音: lí tái
注音: ㄌ一ˊ ㄊㄞˊ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584
仓 颉: JKMDO
五笔86: FITW
五笔98: FTDW
郑 码: BDOO
四 角: 58298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9 画
部外笔画: 15 画
笔顺编号: 1123431341313434234
笔划顺序: 一一丨ノ丶ノ一ノ丶一ノ一ノ丶ノ丶丨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斄lí(ㄌ一ˊ)

1、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

2、牦牛:“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斄tái(ㄊㄞˊ)

1、古同“邰”,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

2、古县名,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部】;康熙笔画: 19,部外笔画: 15

〔古文〕?《集韻》湯來切,同邰。《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斄,周后稷所封。《註》同邰。◎按字彙又音離,訓斄牛,非是。集韻,犂牛字从?。犂字从?,作?下?。

说文解字

【卷二】【犛部】

彊曲毛,可以箸起衣。从犛省,來聲。,古文斄省。洛哀切 文三 重一

说文解字注

(斄) 彊曲毛也。也依廣韵補。可箸起衣。箸同褚。裝衣也。王莽傳。以氂裝衣。師古曰。毛之彊曲者曰氂。以裝褚衣。令其張起也。按此氂皆斄之誤。劉屈氂亦當本作屈斄。屈斄謂彊曲毛也。从犛省。來聲。洛哀切。舊音力之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