攠
拼音: mí mǐ mó
注音: ㄇ一ˊ ㄇ一ˇ ㄇㄛˊ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520
仓 颉: QICY
五笔86: RYSD
五笔98: ROSD
郑 码: DTFK
四 角: 50011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2 画
部外笔画: 19 画
笔顺编号: 1214131234123421112111
笔划顺序: 一丨一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攠mí(ㄇ一ˊ)

1、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

攠mǐ(ㄇ一ˇ)

1、消灭:“东攠乌桓。”

攠mó(ㄇㄛˊ)

1、古同“摩”,摩擦;切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23,部外笔画: 19

《集韻》《韻會》?忙皮切,音糜。弊也。鐘受擊處。《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謂之隧。《註》于,鐘脣之上祛也。攠,所擊之處。靡弊也,窪而生光,有似夫隧。

又《集韻》莫臥切,磨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同摩。見摩字註。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研也。从手麻聲。莫婆切

说文解字注

(摩) 揅也。揅各本作硏。今正。此以揅與摩互訓。石部硏之訓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硏。挼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麻聲。莫鄱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