捊
拼音: póu pōu fū
注音: ㄆㄡˊ ㄆㄡ ㄈㄨ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34A
仓 颉: QBND
五笔86: REBG
郑 码: DPYA
四 角: 52047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0 画
部外笔画: 7 画
笔顺编号: 1213443521
笔划顺序: 一丨一ノ丶丶ノフ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捊póu(ㄆㄡˊ)

1、聚集:“蝼蚁捊于大树。”

捊pōu(ㄆㄡ)

1、用手捧。

捊fū(ㄈㄨ)

1、击。

详细解释

搜索与“捊”有关的包含有“捊”字的成语 查找以“捊”打头的成语接龙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11,部外笔画: 7

〔古文〕?《唐韻》步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音裒。《說文》引取也。《禮·禮運》人情以爲田。《註》田,人所捊治也。《疏》謂以手捊聚,卽耕種耘鋤也。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與掊同。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又方鳩切,讀若可否之否平聲。義?同。

又芳無切,音敷。擊也。

又《集韻》《韻會》?普溝切,剖平聲。掬也。禮運註,又音。 《說文》捊,或从包作抱。《集韻》或作抔。互詳抔抱二字註。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引取也。从手孚聲。抱,捊或从包。步侯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薄報切。又,以爲褱袌字,非是。

说文解字注

(捊) 引埾也。埾各本作取。今正。詩釋文作埾。今本譌爲取土二字。非也。埾義同聚。引埾者、引使聚也。玉篇正作引聚也。大雅。捄之陑陑。傳曰。捄、虆也。陑陑、眔也。箋云。捄、捊也。度、投也。築牆者捊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諸版中。此引聚之正義。箋與傳互相足。賓筵之仇、鄭讀爲。此捄、鄭釋爲捊。皆於其音之相近得其義也。常棣。原隰裒矣。傳云。裒、聚也。此重聚不重引、故不言引但言聚也。裒者、捊之俗。易。君子以裒多益寡。鄭、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此重引、故但言取也。从手。孚聲。步侯切。三部。詩曰。原隰捊矣。六字小徐本有。玉篇引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