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结构: 上下结构
编码信息
统一码: 830C
仓 颉: TOG
五笔86: AWFF
郑 码: ENB
四 角: 44214
电 码: 0421
区 位: 6061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1 画
部外笔画: 5 画
笔顺编号: 12232121
笔划顺序: 一丨丨ノ丨一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形声:从艹、仕声
基本解释

茌chí(ㄔˊ)

1、〔茌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详细解释

茌 ch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茌

chá

(2)

(形声。从苃,在声。(chí)本义草茂盛的样子)

(3)

栽培植物(如麦子、玉米、苜蓿、豆或草)收割后余留的残株 [stubble]。如麦茬

(4)

[量]∶指在同一块地上,农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 [crop]。如这块地里一年种几茬

(5)

一批,一组[人或事物] [batch]。如又一茬新人成长起来了

茬口

chákǒu

(1)

[crops for rotation]∶农业中指轮作作物的种类和轮作的次序

(2)

[soil after harvesting;soil on which a crop has been planted and harvested]∶指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

(3)

[opportunity;chance]∶时机、机会

茬子

cházi

[stubble] 类似布满茬儿的不平表面或生长物,尤指短髭

他下巴上未刮去的黑胡茬子

chí ㄔˊ

〔~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康熙笔画: 11,部外笔画: 5

《集韻》俗茬字,地名。《後漢·郡國志》濟北國茌平。《水經注》應劭曰:茌,山名也,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也。本作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