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清代] 甯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藉春。
译文

耻于跟姹紫嫣红的百花同长同生,宁愿在艰难困苦中见我独立精神。

寒溪深山苍老的危崖之下,迎霜傲雪几点花开不藉春的照应。

评析

《早梅》是淸代甯调元的一首咏物诗,作者藉早梅抒情,通过写梅花的孤髙,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志在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丽词句,只以其朴的语言描写了梅花孤髙挺秀的形象,从而巧妙地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感情。

一开头就用「姹紫嫣红」描写了一个美好的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朵,娇艳美丽,都争着在春天开放。唯有梅花耻于此,不屑和它们一起去赶这个时髦。诗人藉用东施效颦这一典故,用一「耻」字,写出梅花不肯随波逐流的可贵品格。二句「独从末路见精神」,进而勾画梅花不同凡花的精神。梅花独僻蹊路,在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地方开花飘香,显现出它独有的奕奕神采。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不为人注目的场所独自开花,正透露出诗人孤髙自常的情怀.

三四句随着「独从末路」展开,描绘出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在溪山深处的苍崖之下,早梅凌寒开放了。它并不依靠等待春光到来纔开放,虽然只有星星点点的几朵,却有自己独特的品格。这两句没有写梅花的色、形、咏等特征,而主要是突出写梅花的精神和灵魂,歌颂它不趋时尚、不赶浪潮,于艰难环境中「数点开来不藉春」的独立不迁的坚强意志。

这首诗贯串着一个「独」字,「耻效颦」体现了「独」,「不藉春」也体现了「独」。又贯串着一个「见」字,见于「末路」,见于「溪山深处苍崖下」,既「独」又「见」,既孤髙又勃发,写出了早梅的特色,更是青年诗人的美好人格理想的一种体现和象征。诗人投身革命,历尽磨折,身陷囹圄,也可谓身处末路,但他意志坚强,大义凛然,正与梅花的精神相同。诗人勉励自己要永葆革命的青春,不惧怕环境的险恶,不根据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态度。通过对梅花孤髙挺秀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反对封建黑暗统治,不肯随波逐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