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合套:曲有南北之分。南曲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主要为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北曲用七音阶、无入声,用韵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准。元杂剧主要用北曲。南北曲曲牌不同。元散曲一般指北曲,也有作南曲的。这里选入一组南北曲合套,聊备一格。
暂尔参商:即暂时分别。参商,天上星宿名。参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参宿,商心即心宿,两星东西相对,此出彼没,互不相见。
螀(jiang):寒蝉。
“恼刘郎”二句:刘郎本指东汉刘晨。传说他与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曾误入仙境,遇二仙女留宿。潘郎:本指晋潘岳。据说他容貌很美,在路上行走,妇女们都向他扔水果。但这里都只是借用。
零瀼(rang):零落、沦落的意思。
桃叶桃根:桃叶,晋王献之妾;桃根为其妹,两人皆善歌。
这首曲描写了一个流寓北方的游子,在风雨交加的秋夜,对故乡意中人的辗转思念之情。
首曲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深秋风雨夜,主人公孤枕无眠,盼归期。这是实写。第二曲由实到虚,由自己思念伊人转而想像伊人思念自己的愁苦情态。第三曲实写主人公思念之极入梦,梦中与伊人短暂欢会,谁料又被风起蝉声打破。第四曲主人公回到现实,发起议论:“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表达了主人公殷切的思念。第五曲又由实到虚,回忆与伊人的种种过去,怀念伊人的多情姿态。第六至八曲都是实写主人公的担忧与思考,表现了主人公的一往情深与思念之苦。尾曲是主人公对未来团聚的想像与愿望,以聊慰自己心中的苦思,是虚写。
全曲内容丰富,想像多样,虚实相间,善于引用诗词意境描写和抒发主人公的细腻心思,酣畅淋漓,也显示了作者的功力深厚,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结构上也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影子。作者也引用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以更确切地描写主人公的处境和内心独白,如借用“刘郎”“潘郎”写因梦被打破,感到相思难以排遣的烦闷。以“崔张”这个典型故事反思和提醒自己不能三心二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