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赠斯远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译文

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

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

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整天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处处村落,仔细寻觅。

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和着春光,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霜凝」,季节是在深秋。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深秋,并不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也不畏惧即将来临的严冬,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调。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见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梅花开放的季节是在「已兼残雪又兼春」(王贞白《春日咏梅花》)的冬末春初,深秋不能见到早梅。但是,「冬至一阳生」,正当草色垂死之际,梅花之魂已在悄悄返回。这是自然之势,必当如此。「定有」、「当」,用得很恰切。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不板滞。这些都体现了江西派诗法的长处。

评析

《雨后赠斯远》是宋代诗人赵昌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首联写自己在寒冬等待春天来临,表现作者进取的态度。颔联写虽然万物枯零却有梅花满枝头,寄于希望。颈联写自己满怀信心寻找春天的踪迹,尾联写自己等待病好,满怀希望有所作为一番。全诗是一种活泼生动的情状,态度更为积极,全诗格调也更显刚健。这首诗也同样显露了学步江西的痕迹,尤其是借用虚字以求生新方面更为明显,所以全诗给人以劲瘦枯淡之感。

辑评

元·方虚谷《瀛奎律髓》:章泉(赵蕃字)爱用虚字拗斡,不专以为眼也。如「春,其渐起但无痕」,所用「其」字是矣。此句甚妙。……「日日」、「村孝」一联,亦不苟,劲瘦枯淡。

近·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无痕」字妙。「其」宇、「但」字太拙。……此种虚字全是宋人习气,不可为法。三句不雅,亦拙笨。「洗睡昏」三字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