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
狸奴犬子寻阴地,八九春中日正长。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小至是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现今以冬至为一九即数九开始。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正文中的“八九”即第八个九日。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抛堶(tuó):相传宋时有击壤,以抛掷砖块为戏。后世易瓦石为铜钱,遂变游戏为赌博。
陂(bēi)塘:池塘。
狸奴: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