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
[元代] 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译文

烟水浩渺的西湖波光荡漾,在百顷微风飘拂的水潭上,十里水面飘溢荷香。雨也适宜晴也适宜,更像西施那样无论淡抹浓妆都艳丽无双。一只只画船尾尾相接,欢声笑语,笙歌弹唱,没有那一天不沸沸扬扬。春暖时节百花芬芳,庄稼丰收四季安康。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注释

“十里荷香”句:化用宋柳永《望海潮》:“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宜雨宜晴”两句:化用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尾尾”句:意谓画船很多,连绵不断。

笙簧:泛指乐器。笙:管乐器,常见的有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簧:乐器里用铜或其他质料制成的发声薄片。

岁稔(rěn)时康:年成丰收,天下太平。稔,庄稼成熟。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赏析

这是支描景小曲,描写西湖之美。诗人眼中的西湖,有如“天堂”,诗融宋苏轼、柳永状西湖诗词为一体。绘出西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同时于自然之景中有游船、笙乐等人的活动,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赞美西湖生气盎然、甜美和熙、胜似“天堂”,溢美之词漾溢其间。

评析

这首曲赞颂了元时杭州城的繁华与兴盛。元灭南宋后,杭州成为许多蒙古贵族的天堂,他们日日在西湖宴游,此曲即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