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qiǎnɡ):勉强。
诸家记:即各家笺注。
触:触类旁通。
悟:领悟。
亲丁:关系比较亲密的兵士。
死士:敢于死难的壮士。
意气肝胆:意气相投,肝胆相照。
体:本体,根本。
用:“体”外的表现方法。这里“有体有用”,是指文章内容健康充实,表现方法完美高超。
亲待:待之亲密。
联属(zhǔ):连结。
作奸犯科:干坏事违犯法律。
本篇作者从宋代以来的史书杂记中,采择关于道德、学问、养生、家礼、官常、政事等方面的语录故实,编纂成册,借以“检束身心,讲求实用”“劝善黜邪,订论砭惑”。虽有不少是道学家的迂腐说教,但也有一些论述,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所讲的读书法是很有道理的。他认为,读书要精选、精读。为了把道理讲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他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如以领兵为喻,以交友为喻);为了把道理讲得有说服力,他不仅以正面论述,还从相反的角度来作反证(如说不必“亲待一伙没用的兵”,不可交些“无赖之徒”),这样,就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了。
梁章钜是嘉道年间一位很成功的读书人。官位高、官誉好、著述丰,让福建老乡林则徐称羡不已。他在《退庵随笔》里讲的《读书法》属于经验之谈,绝非时下太监讲优生学式的贩卖狗皮膏药。
能接近真理的经验是简单明了的,所以梁老先生的“读书法”也很简单。“读书要有记性”,“要练记性,须用‘精熟一部书’之法”。这“精熟一部书”法,先要选定“纯粹无疵、有体有用之书”,然后就是“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记俱能辨其是非高下”。他相信“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至于有“根”后的好处,惟有身历者才能体会。老先生虽用了浅易的比喻,但对好读书名的伪读书人而言,也是对牛弹琴。
《读书法》是清朝嘉道年间作者在《退庵随笔》中写作的一篇随笔,记录其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