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夏日
[宋代] 黄庚
不受炎光玉万竿,仙林便作晋林看。
此君长带冰霜气,醉卧绿阴诗梦寒。
注释

此君:即竹。《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冰霜气:推测因为一些品种的竹子如白粉竹,竹竿面上常有一层薄薄的白粉,似带冰霜,故曰。作者此处是借竹的特性以抒自己追慕坚贞气节的情怀。

诗梦:如诗一般的梦境,美梦。

赏析

黄庚很善于描写山间和幽村小景,选景设色总以清冷寂寥、澄淡凄迷为主,且工于推敲,颇得江湖诗人妙趣。常用的松、月、风、竹等意象都是他追求“清隐”的淡泊孤寂心灵外化的体现,也正因为其真实,所以能给读者以真切细腻的感受。他诗歌中的冲淡、慎独、寥廓的诗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承陶渊明、林逋而来,在这个接受过程中,他的诗也逐渐获得了一种洗净浮华的朴拙或高洁的美。在这首《竹林夏日》中诗人同样借吟咏竹子不染尘泥的高洁品质以抒自己追慕坚贞情怀之心曲。

评析

入元后的黄庚有过一长段的教馆生涯,也曾与友朋漫游于钱塘、兰亭山水间,到晚年则撤到社会边缘,开始了隐居乡野的清贫生活,只以读书作诗、饮酒品茗作为消遣。

其中陶渊明、林逋二位诗人的超然精神也成为了黄庚和其他由宋入元的文人的精神避难所,他们一边寄情山水作为对元朝的消极抵抗,一边在这些诗里的精神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这之间,抒发身世黍离之悲和坚贞气节,以及追慕二位先生的隐逸之情,成了当时这些文人中两方面最主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