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有一张琴,三年不去弹它。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拂弄一过,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在于木质不好。我看它黑黑的,弯弯的,快腐朽了。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所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但更重要的是要审察是不是按照规格制作成器。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音节调和就能使音响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次序,越要取它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混乱,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回绕曲折,光亮沉郁,外表像彩凤那样焕发,质地像金玉那样完美,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鲁隐公去棠地观鱼以为是择善而从,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还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直木作轮,屈木作辐,巨木斗拱,细木大梁,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
“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庋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所以《中庸》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坐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
何子:作者自称。
不张:指没有上弦。
戴仲鹖:名冠,字仲鹖,信阳人。曾从何景明学诗。正德年间(1506—1521)进士,为户部主事,
历山东提学副使,以为官清介闻名。:
绳上弦:装上弦。
御:用,这里指弹奏。
文:这里指曲调。
黟(yi)然:深黑色的样子。
衺(xié)然:歪邪不正的样子。衺,同“邪”。
尤:怨。攻:制造。
轸(zhěn):系琴弦可以转动,控制松紧的轴。徽:指琴面上所标出的用手指按弦的部位记号。
越(huó):琴瑟底面的孔。
机弦:转动琴弦。
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
亮节:加大音亮。
伏:指音调低沉。
韧密:坚韧细密。
栝(guā)圆:琴轸插入琴内的栝圆滑易转。
数次:指琴徽的度数准确。
中疏:指琴身中空。
宫商:指宫商角徴羽五音。这里指音阶。诚职:尽职。
律吕:指十二律。叛度:谓违背了标准。
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黄帝曾令他作律。钩弦而柱指:谓用指头弹琴。
《列子·汤问》:“郑师文从师襄游,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
伯牙:春秋时善鼓琴者。
邃谷:深谷。
蟠纡:蟠曲。轮囷:屈曲的样子。
岪(fó)郁:原指山势曲折高峻,这里指树木高大茂密。
文柄彪凤:木质上闪现出象虎、凤的纹理。
荐:献。清庙:宗庙。
大廷:指朝廷。
合神纳宾:谓享神待客。《国语·周语下》:“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
注:“考,合也,……合致神人,用之享宴,可以纳宾也。”
赞实,有助于万物的生长结果。出伏:指能使蛰虫由地下出动。
道:同“导”。
置物:犹言弃物。
如常以求固执:意谓一个平常的材料,坚持求它是一个最好的材料。
《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张弛:开弓叫张,松弓叫驰。这里指琴弦的紧或松。
褊:褊狭。
节:柱子上的斗拱。
欐(lì):梁栋。
见:同“现”,被发现。
用身:指独善其身。
改弦更张:改换、调整琴弦,使声音和谐。
《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说琴是明代作家何景明的一篇散文。作品出自于《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