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充帖
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之,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廿五日:一说连笔的“五日”实为一“吾”字。
《致伯充尺牍》与米芾其它书作相比,有一种长话短说的效果。他写得匆匆忙忙,字里行间带过的意味太多,有些字形原是米芾潇洒得俏拔一些的好材料,但在此间,均以回环转折牵扯而过,无心作开张横撑。因此,轻盈的用笔居多,有时似蜻蜓点水,纯以笔尖跳跃舔过,使用露锋尤多,顺应笔尖,直截了当戳入,各种形式、角度的兰叶描取代于横、点、捺的位置上,这些笔划短小轻盈,点缀着整幅生动无比。
头两行思路顺畅,心手相映,连贯呼应,不绝于目。第三行就有明显不同,每字互不相连,但字之间势的连贯却能为人深深感受,领会到“笔断意连”的真正涵义。轻盈的笔法一直到末行的“伯充台坐”才似惊雷落下,振聋发聩。“伯”字的书写,可未出入意表,而“充”字又挺拔飞扬。作为尺牍的结尾,不惟收信人,就是欣赏者,也感到了警语。
《伯充帖》之唯一小缺憾即露锋、游丝线过多,给人刺眼的感觉;另外虽笔画丰润,却稍嫌软弱。
米芾 《伯充帖》(又称《致伯充尺牍》、《伯老台坐帖》、《眼目帖》)行草书纸本。纵27.8厘米,横3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为致伯充书札。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二十五日。纸上名家藏印累累。
赵叔盎,字伯充,延美四世孙。善画马,尝投诗苏轼,轼次其韵。
《伯充帖》,《宋四家墨宝册》之一幅,签标《宋米海岳雹老帖》;《墨缘汇观著录》作《伯充台坐帖》;《式古堂书画汇考》作《眼目帖》。
“伯充”曾出现在多处,即秦王(赵德芳)一系宗室赵叔盎。米芾尺牍中,屡及此人,而以此帖为最先。充字前人误译为老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