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二首
[唐代] 常建
【其一】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其二】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注释

菀(wǎn)菀:茂盛。

濛濛:原意为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指杂花繁茂。

红妆:美女。

倚(yǐ):靠。

对:《英灵》《品汇》均作“树”。

光:《英灵》作“风”。

宁:岂。

傍(bàng):靠近,此指居住在淇河边。

騕褭(yāo niǎo):良马名。《淮南子·齐俗》:“夫待騕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马”。褭:袅的异体字;騕褭,《英灵》作“腰袅”。

羁:马笼头。

陌上桑:乐府《相和曲》名。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畏:一作“为”。

评析

《春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常建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绘了优美的淇河风光,极言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从诗中可窥见淇河在唐代的景色之美,以及唐代诗人心目中淇河的影响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