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袁中道,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
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
太冲:西晋文学家左思,太冲是其字。两人所作大赋,都有铺张扬厉的特点。
列御寇:即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著《列子》一书,列子,本名列御寇,信奉道家的与世无争思想,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他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农耕之馀,醉心读书著述,潜心撰文二十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部分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黄帝神游》、《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百馀篇,篇篇珠玉,妙趣横生,且影响极大,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西方之书:指佛教典籍。
教外:即外教,佛教称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为外教。
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
野狐:《景德传灯录》载,有一修行人因错解禅语一个字,遂五百生堕野狐,后得百丈怀海禅师解说,始得大悟,脱野狐身。
外道:佛教徒称与佛教对立的其他教派为外道。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擘破玉》、《打草竿》: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流行的民歌曲调。
党人偷乐:党人,旧指政治上结成朋党的人。偷,苟且。
谣诼:造谣毁谤。
“不揆中情,信谗齌(jì)怒”句:屈原《离骚》:“荃不揆馀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说人君(楚怀王)不察我忠信之情,反信谗言而疾怒于我。齌,炊火猛烈,引申为急疾。
这篇文章从所叙对象入手,顺势推出“独抒性灵”的命题。首先须有“性灵”,然后才谈得上“独抒”。文章从小修其人其诗而逼出论旨,正体现了这样一个逻辑过程,从而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文章从对小修人与诗的述评中引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反过来以之为价值尺度评论小修诗并自然地过渡到七子之论,再通过驳斥七子入手树起“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的发展论,终复合二者给对象以进一步的具体阐释:全文三部分所贯穿的这一逻辑过程,使文章在张弛错落的笔势下,透出内脉的谨严邃密。
“独抒性灵”这一命题,既是全文的论评基石,又是“公安派”文学理论的旗帜。因而,这篇文章不独以卓越的理论见识显示了作者对小修诗独到的理解与阐释,同时又称得上是“公安派”的树帜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