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赋
[汉朝] 张衡
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铜锡铅锴,赭垩流黄。绿碧紫英,青雘丹粟。太一馀粮,中黄侭玉。松子神陂,赤灵解角。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其山则崆㟅嶱嵑,嵣㟐嶚剌。岝㟯嶵嵬,嵚巇屹喆幽谷嶜岑,夏含霜雪。或㟒嶙而纚连,或豁尔而中绝。鞠巍巍其隐天,俯而观乎云霓。
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阪坻嶻<山薛>而成甗,溪壑错缪而盘纡。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昆仑无以奓,阆风不能逾。
其木则柽松楔㮨,槾柏杻橿,枫柙栌枥,帝女之桑。楈丫栟榈,柍柘檍檀。结根竦本,垂条蝉媛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玄云合而重阴,谷风起而增哀。攒立丛骈,青冥盰瞑。杳蔼蓊郁于谷底,森䔿䔿而刺天。虎豹黄熊游其下,豰玃猱㹶戏其巅。鸾鸑鵷鶵翔其上,腾猿飞蠝栖其间。其竹则籦笼䈽篾,筱簳箛箠。缘延坻阪,澶漫陆离。阿钎蓊茸,风靡云披。
尔其川渎,则滍澧<氵药>浕,发源岩穴。潜倴洞出,没滑瀎潏。布濩漫汗,漭沆洋溢。总括趋欱,箭驰风疾。流湍投濈,砏汃輣轧长输远逝,漻泪淢汨其水虫则有蠳龟鸣蛇,潜龙伏螭。媂鳝鰅荨,鼋鼍鲛觿。巨蚌函珠,<马交>瑕委蛇。
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渟洿,亘望无涯。其草则藨苎薠莞,蒋蒲蒹葭。藻茆菱芡,芙蓉含华。从风发荣,斐披芬葩。其鸟则有鸳鸯鹄鷖,鸿鸨鴐鹅。<契鸟>鶂䴙鶙,鷫鷞鹍鸬。嘤嘤和鸣,澹淡随波。
其水则开窦洒流,浸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决渫则暵,为溉为陆。冬稌夏穱,随时代熟。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苎,菽麦稷黍。百谷蕃庑,翼翼与与。
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藷蔗姜䪤,菥蓂芋瓜。乃有樱梅山柿,侯桃梨栗。梬枣若留,穰橙邓橘。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荪苌。晻暧蓊蔚,含芬吐芳。
若其厨膳,则有华芗重秬,滍皋香岻归雁鸣鵽,黄稻嫤鱼,以为芍药酸甜滋味,百种千名。春卵夏笋,秋韭冬菁苏蔱紫姜,拂彻膻腥。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径寸,浮蚁若蓱。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及其纠宗绥族,禴祠蒸尝。以速远朋,嘉宾是将。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琢雕狎猎,金银琳琅。侍者蛊媚,巾堢鲜明。被服杂错,履蹑华英。儇才齐敏,受爵传蚬。献酬既交,率礼无违。弹琴擫龠,流风徘徊。清角发徵,听者增哀。客赋醉言归,主称露未晞。接欢宴于日夜,终恺乐之令仪。
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朱帷连网,曜野映云。男女姣服,骆驿缤纷。致饰程蛊,偠绍便娟。微眺流睇,蛾眉连卷。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翩绵绵其若绝,眩将坠而复举。翘遥迁延,痉画蹁跹。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弹筝吹笙,更为新声。寡妇悲吟,抡鸡哀鸣。坐者凄欷,荡魂伤精。
于是群士放逐,驰乎沙场。騄骥齐镳,黄间机张。足逸惊飙,镞析毫芒。俯贯鲂鱮;仰落双鶬鱼不及窜,鸟不暇翔。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汰瀺灂兮船容裔,阳侯浇兮掩凫鷖。追水豹兮鞭槡锹,惮夔龙兮怖蛟螭。
于是日将逮昏,乐者未荒。收驩命驾,分背回塘。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夕暮言归,其乐难忘。此乃游观之好,耳目之娱。未睹其美者,焉足称举。
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乎尧山。固灵根于夏叶,终三代而始蕃非纯德之宏图,孰能揆而处旃!
近则考侯思故,匪居匪宁。秽长沙之无乐,历江湘而北征。曜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察兹邦之神伟,启天心而寤灵。
于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崔嵬。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遥,灵祇之所保绥。章陵郁以青葱,清庙肃以微微。皇祖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帝王臧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且其君子,弘懿明睿,允恭温良。容止可则,出言有章。进退屈伸,与时抑扬。
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揵陷扃,蹴蹈咸阳。高祖阶其涂,光武揽其英。是以关门反距,汉德久长。及其去危乘安,视人用迁。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缙绅之伦,经纶训典,赋纳以言。是以朝无阙政,风烈昭宣也。于是乎鲵齿眉寿,鲐背之叟,皤皤然被黄发者,喟然相与歌曰:“望翠华兮葳蕤,建太常兮裶裶驷飞龙兮騤騤,振和鸾兮京师。总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岂不思天子南巡之辞者哉!遂作颂曰:
皇祖止焉,光武起焉。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
注释

爽垲(kǎi):地势高而土质干燥。

紫英:紫石英。

嶜岑:山高峻幽深之貌。

㟒嶙:山相连之貌。

纚连:连绵不断。

芝房:灵芝。

爽:伤。

速:召、请。

程:示。

赏析

史学家郭沫若曾赞道:“张衡,东汉末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中有优越地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殊不知,《南都赋》则是张衡《二京赋》以外的名著之一,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在《南都赋》里,他写了“于显乐都,既丽且康”的南都的地理形势,崇山峻岭、游浪长河,山明水秀。宜人景色,珍宝矿藏;丛笼树木、走兽飞鸟、水族龙蛇、瓜芋菜蔬、山果香草、厨膳佳节、各种美酒以及“献酬既交的宴会,载歌载舞的跋祭”,放马驰逐的田猎。多姿多彩的游乐及历史渊源,官室旧庐,先朝遗风、皇家气魄,更叙人事变迁,德风功业等等,真是一幅广阔无垠的丰富多姿的艺术长卷,民俗民风的充分展示,多侧面地记载了汉代南都的社会历史,无论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地理学、文学史艺术史来看都是极难得的珍贵资料。

在他的笔下,南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夏朝时就已经立国封户,春秋时改名宛城,后称南阳,因位于京都洛阳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北有雄伟峻拔的伏牛山,东有起伏连绵的桐柏山,西有地势险要的武关,南有奔流不息的汉水,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久负盛名。张衡在论到南阳时云:“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为隍,廊方城而为塘。”张衡所说的南阳,东西皆有关山之便固,并有汉江作为它的城壕,又有方城作为他的外城,说明是一个险要便固的好地方,加上南阳这个地方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之孔道,所以汉代诗人咏唱着“驱车驽马,游戏宛与洛。”可以想见当时和洛阳之间的轻车联翩,游客往来,络绎不绝的情景。同时,南阳平原,水利发达,坡田很多,农业繁盛,正如张衡在《南都赋》中所云:“其水则开窦流,津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决渫则暵,为溉为陆。冬稌夏穱,随时代熟。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苎,菽麦稷黍。百谷蕃庑,翼翼与与。”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基地。

南阳山川峻岭,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且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在张衡的《南都赋》中描写南阳地势险要,四通八达,保藏多独玉为名,还有铜、锡、铁各种彩石,山势挺拔耸立,相互偎依,苍苍茫茫,歪斜崎岖,矿浆玉液,谷缝流潺,巍峨的昆仑山,不能把它分开,强劲疾风也休想翻越。树木则有青松、香怪、樱桃、红枫、香柙、桐树、黄桑等盘根错节,干挺叶连,绿叶片片向上,满山花果累累,还仔细描写了竹类、河流、池塘、草类、飞鸟等,可谓是手法独特,精妙绝伦。

在描写水利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开窦洒流,浸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决渫则暵,为溉为陆。冬稌夏穱,随时代熟”。说到水利不免想到张衡所生活的时代。公元69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汉朝选任了水利专家王景、吴昊等共同负责修治黄河,调动了几十万农民,对河南和山东的河道大加整理,在王景的详密计划下,“高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刘汴渠的水通适当地流转,避免河水崩溃堤岸,造成灾害。西起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到今山东省博兴县西千乘海口,长达1000多里。修筑河堤“费以百亿计”。这一空前伟大的水利工程,到公元70年(永平十三年)冬天宣告完成,皇帝亲到黄河岸上巡行,下令沿黄河各郡国都高立“河堤员吏”管理水利。这可以说是东汉初期中国国力向上发展的强大体现。因此在《南都赋》中形容为:凿洞分渠,灌溉田地,渠沟相通,堤洼相连,干旱不雨,引水溉地,冬稌夏穱,堤时成熟,适时播种,免受损害。

拿张衡自己的话来说。南阳,不愧是汉朝旧都。光武帝刘秀的起兵之地,夏时就迁居南阳郡鲁阳县。经过夏、商、周三代,到汉朝又开始昌盛,这不单是靠祖宗的美德,而选择一个好地方也很重要。就近说,南阳是万古第一名相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十四岁时随叔叔颠沛流离来到紫山脚下、白水岸边的卧龙岗,胸怀韬略,自比管仲乐毅后随刘备出山成为流芳百世的卧龙先生;远的说,光武帝考侯,对地势的选择就很注意,他感到南方春陵下显,难以久居,于是迁居南阳瓦店八里铺,以致使汉高刘邦,光武皇帝刘秀能重整家邦,光宗耀祖,当了东汉的开国皇帝。看来,此都神伟,既能启上天之心,又寐先灵之意。除此之外,还描写有华丽堂皇的天子卧室,亭台楼阁,异常壮观。光武帝住在这里逍逍遥遥,终日享乐。章陵祠下郁郁葱葱,青庙寺内幽静清雅,真乃祖先降福,万世兴盛,永不衰败。

张衡热爱自己的家乡,细致入微地描述着自己家乡的历史、山川、景色、物产、民风、民俗等等,在这篇赋里,他倾注了不少心血和感情。他在诗赋、抒情小赋的新形势或创制新体七言诗三方面的贡献,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时代的丰碑,为南阳人的骄傲。

张衡还是一个忧国忧民、勤奋刚直的杰出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赋中体现了深厚和鲜明的爱国性,具有深沉而真挚的感情,精炼而富有文采的语言、美妙动人的想象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无论是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无异,他的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张衡的赋中,除了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现实主义的倾向,清新生动的语言和大量吸收民间文学等特点外,尤其值得重视的则是它鲜明地刻画了张衡的崇高品质,科学思想和伟大人格,这品质和人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光照后世的楷模。

总之,张衡的文学成就是可以与他的科学成就相媲美的,熠熠闪光,交相辉映。这些精美瑰丽的诗、文章,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收到人民的欢迎,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的冲刷,大浪淘沙,依旧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从古至今,在祖国以至人类的文化史上,都有着很高的评价。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创造今天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就要像张衡那样:“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家乡、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析

《南都赋》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创作的一篇赋。在此赋中作者以充沛的热情、严肃的态度、全面的眼光、生花的妙笔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其家乡南阳这一古都,在文中衷心地、深沈地寄托了对家乡的真情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