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原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汤先用他为“小臣”,后来任以国政。他帮助汤攻灭夏桀。汤去世后,继续辅佐卜丙、仲壬二王执政。仲任死后,其侄太甲继位。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伊尹遂流放太甲。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又把他接回,复位。
子舆:指孟子。名轲,字子舆。
昉:天方明,引申为开始。
“孔子曰”句:出自《论语·子罕》。
《春秋》: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的编年体史书,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记有十二位君王,二百四十二年,叙事多极简,以用字为褒贬。
太史公:指司马迁。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匈奴事辨解,触怒汉武帝,被判腐刑。当时无人解救他的危难。
作《游侠传》: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后,有感于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诚必诺,不爱其躯”的果敢行为,而在《史记》中专作《游侠列传》一篇。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都是《游侠列传》中所记叙的西汉时的侠士。
曲士:寡闻陋见的人。
卿云甘露:卿云,亦作“庆云”,“景云”,古人以为祥瑞。甘露,甘美的雨。《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古人亦以降甘露为太平之瑞兆。
迅雷疾霆:迅疾猛烈的雷霆。《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古人迷信,以雷霆为上天示警。
化工:自然的创造力。
斗阋:指家庭内兄弟间的争执。
缨緌:冠带与冠饰,借指有声望的封建士大夫。
岩谷:指在野的士人及平民。
笄髽(jí zhuō):笄是簪子,女子成年时所戴:髽,是妇人的丧髻。此处借以指代不同微分的妇女。
云间:明代江苏松江府,别称云间。陈继儒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故称其籍为云间。陈子,陈继儒自称。
中行:中庸之道。
乡愿:外博谦谨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呼卢击鞠:古代一种赌博叫樗蒲,削木为子,共五个,一子两面,一面涂黑画年犊,一面涂白画雉。五子都黑叫卢,得头彩。掷子时高声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卢。鞠,古代用革制成的皮球。击鞠,也是古代一种博戏。
探丸发冢:探丸,犹抓阄。《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滑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故探丸指行凶杀人。发冢,盗墓。
煮海铸钱:煮海,煮制私盐;铸钱,伪造钱币。
游徼(jiǎo):乡官名,掌管一乡的察捕奸盗事。
辇毂:京城。
刺奸司直:负责侦缉和断刑治狱的官吏。
揫(jiū)敛:不外露。揫,聚。
老氏:指老子。老子主张虚静,守静笃,以柔克刚。
伏生:济南人,名胜,字子贱,秦时博士。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于屋壁中。其后因战乱流亡。汉朝开国后,伏生寻找他以前的藏书,仅得二十九卷,就用这本书来在齐鲁一带讲学。
浮态:轻浮狂妄之态。
易视:轻视。
泚(cǐ)文士之笔锋:指书写记载。泚,用笔蘸墨。
四维:指礼、义、廉、耻,古以为立国之纲。
三尺: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也称法律为三尺。
怖而失箸:《三国志·蜀先主传》:“先生(刘备)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尝诛曹公(曹操)。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复。’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后因以失箸形容精神受到震动而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