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代指西晋。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吴隐之:西晋人,字处默,操守清廉,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在名石门,有水曰贪泉,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隐之至泉所,酌而饮之,并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见《晋书·吴隐之传》。
歃(shà):饮、微吸。
夷、齐:即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长子与次子。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来两人都投奔到周。抵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世将他们作为高风亮节的典范。
宪副:宪台,西汉称御史府,东汉改称宪台,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亦以称御史等官职。御史大夫是御史台长官,则宪副为御史中丞、侍御史等佐贰长官的称呼。
吴君:吴姓人氏,生平不详。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
征士:不就朝廷征聘之士。
京兆:京畿的行政区划名,为三辅之一。
杜伯原:即杜本,元清江人,字伯原。博学善属文,武宗时被召至京师,未几归隐。工篆隶,有《诗经表义》《清江碧峰集》《谷音》等论著,学者称为“清碧先生”。
矫心:即矫情。矫,假托、诈称、矫心,掩饰真心,或故违常情以立异。
否(pǐ)臧:成败、善恶。否,恶;臧,善。
沽(gū)名:猎取名誉。
汤火:热水与烈火。比喻刀兵之属能致人死伤者。汤,热水、开水。
幻:诈惑、惑乱。
蛊(gǔ):诱惑。
道:儒家学说。
笃(dǔ):忠实,一心一意。此处指忠实地信仰。
假:借,借助、假借。
藉口:用别人的说话作依据,后转用为托词或假托理由之意。
番(pān)禺:今属广东广州。
岭峤(qiáo):指五岭,山名。
归咎(jiù):归罪,委过于人。
相得:相互投合。多不与相得,意即与其不投合。
《饮泉亭记》选自《诚意伯文集·卷六》,是为“饮泉亭”所写的记文,记述其历史沿革,从西晋吴隐之过贪泉,到元代在原址建亭题名,书写“饮泉亭”三字,借以表彰吴氏刺史,歌颂历史上的循臣廉吏。